别一看省油二字就跟打了鸡血似的,ECO模式不是万能钥匙,乱用小心“车比人还先退休”。
开个车也有门道,这年头谁都想省点油钱。厂商们也不傻,直接给你配了个叫“ECO”的玩意儿,中文名叫“经济模式”,看着就像老百姓钱包里的贴心小助手,感觉油都快倒着流回油箱了。不过人家汽车修理工可不买账,“别只图省油,回头发动机折寿你哭都来不及!”听到这话,不少车主心里一紧,到底还有啥猫腻?
ECO这俩字母到底干啥的?说白了,这玩意儿实际就像是把车的“胃口”调小了点。你轻踩油门,车也是慢条斯理地爬,生怕自己一下子天女散花把汽油都浪费了。空调也不积极了,制冷那劲跟办公室偷懒的员工似的,能拖就拖。基本道理就是不让发动机瞎折腾,多省点儿油。
问一句实在的,ECO模式省油吗?见仁见智,别逮着啥路况都开着省。堵车熙熙攘攘的市区,前车刚挪,你这边缓缓移动,ECO还能帮你省个5%-10%的油,勉强抵个早饭钱。但关键时刻,比如高速路上超车、上山坡冲劲,那就指望不上它了。本来该一脚油门干过去,ECO一限制,动力跟不上,拖拖拉拉,还可能害你陷入险境,安全都不保,省油算个啥。
让那么多老司机都头疼的,可不仅仅是动力不够。这不,一些修理工说了,动不动就把ECO挂在那,时间长了发动机会有小情绪——积碳。据说ECO模式下,发动机喜欢低转速磨洋工,一路下来烧油烧得不爽快,油没烧干净,积碳呼啦啦地增多。新车还好,跑两年后,你会发现怠速发抖,感觉发动机像隔三差五杠你一下,动力也像小马拉大磨,没劲了。
再说说高速跑长途或者遇到个大上坡的时候,本该“跑起来就飞”,结果ECO哪壶不开提哪壶,结果不给足马力,发动机就像背着沙包爬楼梯,小心脏扑通扑通,温度升上去,一身机油都跟着上火。时间一长,发动机寿命还真就被玩短了。咋办,这可不就是“省小钱赔大钱”,修一回心疼半年。
最让修理工头大的是,有些朋友仗着ECO,保养都懒得做了。好像开了省油模式就是终极外挂,机油滤芯脏了也不紧张,清洗积碳这种事更没人当回事。这不是拿发动机开玩笑嘛!老话讲,马无夜草不肥,车也得伺候着,长时间工作环境不好,再好的ECO也救不了你。结果不是抖就是耗,最后直接换台发动机,后悔都来不及。
到底咋用ECO才高明?先得会看路况。你问修车师傅,他多半劝你,城市里红灯堵车,慢慢跑的时候,ECO就上吧,省几块是一块。到高速上工夫了,或者准备爬山,咱还是给发动机点自由,把模式打回来,别省这一点儿油最后费大发了。
修车的还说,有心的车主每个月起码跑两次高速,让发动机发挥下,转速拉上三四千,积碳蹭蹭就甩掉,跟清肺差不多。你别只会慢吞吞,偶尔给劲点儿,车还能更精神。说到保养,那绝对不能松懈。厂家怎么安排你就怎么换机油、机滤、空滤,把车伺候明白了,ECO才叫省心。
还有个毛病,再舒服的ECO,真不能当成全天候陪跑。这就像老家父母早上让你多穿点衣服,穿太久捂汗出毛病,时间长了反而不健康。ECO模式省油省心,但要是开腻了,发动机被你“喂”得找不到北,可别哭着喊着找机修站。
车啊,归根结底还是要人会用。一味指望ECO帮你省油,那是把自己弄成“省油的灯”。科技再发达,油门还是人踩的。别让那些配置绑了命,脑子要时时在线,才不会被省油模式“反杀”。
所以说,别迷信什么一劳永逸的好事。车要跑得省,动动脑筋才是硬道理。不光是省下来的油钱,那份细心才是真让车长寿的法宝。瞅着身边那些只迷信配置,不会养车的朋友,您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该多琢磨琢磨这些小细节?关于ECO,身边还有没有网友踩过坑、捡过漏?你觉得“经济模式”是省钱小能手,还是暗藏玄机的调皮蛋?一起来聊聊各自的潜规则和翻车故事,说不定下一个老司机就是你!
最后谁也不想车早点退休,经济模式是把双刃剑,咋用还得看掌舵的人手法。如果下次你打算把ECO开一天到晚,还是想清楚了再试——省的未必真省,花的可真得自己认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