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东西真的不要钱吗?
刚提新车的小张最近遇到了件烦心事。4S店明明承诺首保免费,可当他开开心心把车送去保养时,最后竟然掏了800多块。他懵了:“不是说好免费的吗?”其实,和小张一样踩坑的车主不在少数。首保看似是4S店送上的“甜蜜大礼包”,但背后却藏着不少老司机都未必能一眼识破的套路。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些隐藏的门道,教你如何避开消费陷阱,把首保变成真正的省钱利器!
---
一、免费的“时间密码”
首保免费,听起来像是天上掉馅饼,但别急着乐——这张“馅饼”可是有“保质期”的。很多车主不知道,首保通常有严格的时间和里程限制。比如有些品牌规定“购车后3个月或行驶3000公里内必须完成首保”,超出一天、多跑一公里,免费资格就自动作废。
去年刚买车的李姐就吃过这个亏。她想着“车才开了2000公里,等半年再去保养也不迟”,结果到了4S店被告知:“您超时了,首保要自费!”最后只能多花1000多元。老司机提醒:一定要仔细看保养手册,别被销售的口头承诺忽悠。如果时间快到了但里程没到,哪怕只换个机油机滤,也要优先保住免费资格!
---
二、“升级服务”的温柔陷阱
当你把车交给4S店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保养过程中,服务顾问总会“贴心”地给你推荐各种“升级套餐”:“新车磨合期碎屑多,普通机油伤发动机,得加钱换全合成的!”“您这车积碳严重,不做深度清洁会影响寿命!”这些话术听起来专业又吓人,但真相是——新车根本不需要这些花哨项目!
一位在4S店工作过的师傅透露:“首保时推销清洗项目,利润能翻3倍!”比如“发动机内部清洗”,成本几十元的清洁剂收费300元,工时费还要另算。更夸张的是,有些店甚至会把正常磨损说成故障。比如有车主发现大灯不够亮,结果被忽悠换了整个灯组,花了2000多块,后来才知道只是灯泡接触不良。
---
三、捆绑销售的“隐形账单”
你以为首保只换机油机滤?有些4S店还会悄悄塞进“套餐大礼包”。比如把玻璃水添加、轮胎保养、空调滤芯更换打包成“新车养护套餐”,收费500元起步。更隐蔽的是,他们会把免费项目和收费项目混在一起,结算时只说一句:“这些都是为了您的车好。”
去年一位车主在论坛分享经历:首保时4S店未经同意就加了“底盘防锈处理”,收费680元。等他发现账单不对劲,对方却理直气壮:“这是我们的标准流程!”老司机支招:签字前逐项核对工单,遇到不明项目直接划掉,态度要坚决!
---
四、免费背后的“生意经”
你可能会疑惑:4S店为啥要催着车主做免费保养?答案藏在“售后黏性”里。首保是4S店和车主的第一次深度接触,他们不仅要赚厂家的补贴(首保费用由品牌方报销),更想培养你的消费习惯。
一位从业10年的售后经理透露:“首保客户后续回店率高达70%。”比如保养时送你一张“工时费5折券”,下次你就会优先选择这里;再比如推销预存保养金,锁定你未来3年的消费。更夸张的是,有些店会故意留点“小毛病”,比如胎压稍低、雨刷有异响,让你觉得“这店真负责”,从而建立信任感。
---
五、聪明车主的“避坑指南”
面对这些套路,难道只能任人宰割?当然不是!掌握这几招,你也能把首保变成“薅羊毛”现场:
1. 做好功课:保养前翻一遍手册,明确免费项目范围,比如机油型号、滤芯品牌,避免被“升级”套路。
2. 守住钱包:遇到推销时反问:“这个项目不做会影响质保吗?”90%的附加项目都不敢说“会”。
3. 第三方备案:保养时全程盯工,或用手机拍下操作过程。有车主靠一段录像揭穿了4S店“没换机油却收钱”的猫腻。
4. 价比三家:某些项目如空调滤芯更换,完全可网购配件自己动手,成本不到4S店的1/3。
一位资深汽修博主分享经验:他每次首保只做免费项目,出店后立刻到熟悉的修理厂做全面检查,既能享受4S店的质保,又省下30%费用。“记住,你是车主,不是待宰的羔羊!”
---
写在最后
首保就像一场“攻防战”,4S店想用免费引流,车主则要守住钱包底线。与其抱怨套路深,不如把它当成了解爱车的入门课。毕竟,车是你的伙伴,保养的本质是呵护,而不是烧钱竞赛。下次保养时,不妨带着这份攻略,笑着对服务顾问说:“按手册来,其他项目下次再说!”
记住:免费的午餐可以吃,但得看清菜单;聪明的车主不做冤大头,只做明白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