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句出自《桃花扇》的老话,搁在今天这事儿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一个被捧上天的“世界冠军”,咋就一夜之间欠了能压垮好几座山的200亿?一个被无数资本大佬追着喂饭的明星创始人,咋就留下一地鸡毛,自个儿跑美国没影儿了?这故事,咱得从头好好盘盘,这里头的事儿,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
一从世界冠军到“世界负翁”,这碗饭是怎么凉的?
我头回去威马温州那个厂,是个阴沉沉的冬天。那风啊,刮在空荡荡的厂区里,跟刀子似的。几个保安大哥一脸无奈地拦着门口的供应商,那帮老哥们,都是来要钱的,可到了这会儿,连发火的力气都没了,一个个嘴里就剩下仨字儿:“等通知”。
厂里头黑灯瞎火车间里静得能听见灰尘落地的声儿。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儿还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鸣,承载着“干翻特斯拉”的豪言壮语。这暂停键一按,就跟把一个活蹦乱跳的人直接送进了冰柜。
这事儿得从一个叫沈晖的人说起。这哥们儿的履历,拿出来能闪瞎眼。南工毕业,跑去美国读了俩硕士,从博格华纳的小工程师干起,一路爬到吉利副总裁。当年吉利蛇吞象,要把沃尔沃盘下来,就是他主导的。金融危机那会儿,硬是从人家嘴里抠下来5亿美金,这本事,不是吹的。
2015年新能源车的风口起来了,猪都能上天。沈老板辞了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的金饭碗,一头扎了进来。他给自个儿的公司起了个德语名“Weltmeister”,翻译过来就是“世界冠军”。你瞅瞅这野心,这口气,当时谁不觉得这哥们儿能成事?
他跟别人不一样不玩轻资产那套虚的。一上来就自己砸了67个亿,在温州建智能工厂。他说得好听,这叫“掌握核心科技,把控产品质量”。资本就爱听这种故事,觉得这人靠谱、笃定。百度、腾讯,就连香港的李嘉诚、澳门的何鸿燊家族,都排着队给他送钱。从2015年到2021年,前前后后融了超过410亿!这是什么概念?钱堆起来的山啊。
2019年威马的第一款车EX5,一年卖了1.69万辆,拿了当年新势力里单一车型的销量冠军。沈晖在台上振臂高呼:“威马必成新势力TOP3!”台下掌声雷动,大伙儿眼里都闪着光,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国特斯拉的诞生。他带着手底下那帮从传统车企挖来的“五十八罗汉”,摆出一副要掀桌子的架势。
可惜啊命运给你的每一份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自建工厂是稳可那成本也稳稳地压在自己身上。67个亿只是个开头,后头生产线维护、产能爬坡,哪样不得烧钱?说白了,就像你为了开个包子铺,非得先把整条商业街买下来。这买卖,听着霸气,可每天一睁眼,银行利息就追着你屁股跑。
财务报表不会骗人2019年到2021年,威马亏了174个亿。一算下来,每卖一辆车,公司就得往里贴6万块钱。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做慈善啊!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跟不上烧钱的速度,这才是让管理层晚上睡不着觉的根子。为了续命,工厂的地皮、设备,被翻来覆去地抵押贷款。这动作,行内人一看就懂,这是到“拆东墙补西墙”的阶段了。
钱紧了技术上的短板也就藏不住了。威马一直喊自己是“智能电动车”,可智能在哪儿呢?当人家都在卷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时候,威马的产品迭代慢得像老牛拉车。甚至有传言说,它的专利是从老东家吉利那儿“借鉴”来的,连代码都没改。这事儿真假咱不好说,但产品力跟不上是板上钉钉的。车主们怨声载道:仪表盘瞎闪、方向盘乱抖、车机APP动不动就死机,去门店修车连个配件都找不到。口碑这东西,就是这么一块一块掉光的。
更要命的是管理层好像也乱了阵脚。市面上有风声,说为了撑住高估值好继续融资,威马找关联公司买自己的车,自己给自己“刷单”。这些传闻,就像屋子里的霉味,虽然没看见霉斑,但你知道,这房子肯定出问题了。
纸里包不住火2023年10月,威马顶不住了,申请预重整。审计报告一出来,所有人都傻眼了:账上资产就剩下不到40亿,负债却高达203.67亿!资不抵债,四个冰冷的字,给这个“世界冠军”梦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紧接着更让人心寒的消息一个个冒出来。欠供应商的钱有17.34亿,拖欠员工的工资超过4000万,算下来平均每个人被欠了10多万。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等着还的房贷和等着交的孩子学费啊!
就在这节骨眼上一条传闻炸了锅:说沈老板在公司快完蛋的时候,给自己开了12.6亿的年薪。这数字太吓人,虽然没得到证实,但你想想,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你当老板的拿这么多钱,这叫什么事儿?
就在大家伙儿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沈老板本人,在2023年秋天,借口去德国参加个车展,直接飞去了美国。临走前还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一句“好事多磨,静待花开”,然后就人间蒸发了。国内的限制消费令下来了,可对人在国外,那不就跟一张废纸差不多吗?
他这一走温州工厂门口要账的人更多了。而那近10万名威马车主,成了最可怜的人。车坏了没地儿修,软件系统没人维护,好端端的车成了“僵尸车”。我特不喜欢这个词,它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遇到的糟心事,轻飘飘地就概括了。那不是“僵尸”,那是一个个普通老百姓真金白银买来的代步工具,是他们对一个国产品牌的信任。
二网友热议一声叹息,一地反思
这事儿一出网上直接炸了锅,评论区里啥声音都有:
> 网友电动车主阿强”: “我的EX5现在就是个大铁疙瘩!APP都登不上了,售后电话永远打不通!当初销售把这车吹得天花乱坠,我还真信了。现在找谁说理去?这不是诈骗是啥!”
博主回复 兄弟你的心情我太理解了。花了十几二十万,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买的是一肚子气。这事儿最让人寒心的,就是辜负了你们这些最初的信任者。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重组方能给点力,先把售后体系恢复了,让车能动起来,让大家别这么无助。你的每一句吐槽,都是给后来者敲响的警钟。
> 网友股市老韭菜”: “早就看透了,这些所谓的新势力,不就是资本的游戏嘛!PPT做得一个比一个漂亮,故事讲得一个比一个动听,融到钱就烧,烧完了就跑路。倒霉的永远是最后接盘的股民和消费者。活该!”
博主回复 老哥你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理儿不糙。资本是助推器,但不能是方向盘。新能源车这个行业,归根结底是制造业,是技术活儿,不是光靠讲故事就能成的。威马这面镜子,照出的就是那些把产业当成“赌场”的投机者。但咱们也得看到,还有很多车企在老老实实搞研发、抓品控,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咱们要做的,是支持那些实干家,警惕那些故事大王。
> 网友被欠薪的威马小兵”: “唉,说多了都是泪。我们当初也是怀着一腔热血加入的,相信能造出中国最好的电动车。加班加点,从没怨言。现在公司倒了,老板跑了,我们几个月的工资都没着落,家里的房贷都快断供了。找谁说理去?”
博主回复 朋友抱抱你。我知道任何安慰的话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你们才是这座大厦真正的建造者,可楼塌了,受伤最深的却是你们。法律上,员工薪酬是优先清偿的,希望重整程序能尽快给你们一个公道。这件事也给所有创业者提了个醒:你可以追求梦想,但不能忘记肩上的责任。对员工负责,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良心。
掰开了揉碎了看威马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关于“初心”和“责任”的警世录。当一个企业家,把融到多少钱、把公司估值吹到多高当成自己的成绩单,而不是把自己造的车有多好、让多少用户满意当成荣耀时,那他从根儿上就走偏了。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是服务社会,而不是收割资本,更不是坑害百姓。一个连员工工资都不能保证、连用户售后都无法兑现的企业,就算它的故事讲得再天花乱坠,也终究是沙滩上盖楼,风一吹,就散了。
当一个船长在承诺带领大家驶向新大陆后,却在船只漏水时,自己先坐上救生艇扬长而去,我们是该惋惜那艘沉没的大船,还是该质问那个船长,他的罗盘从一开始,究竟指向的是哪里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一夜欠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坍塌,创始人赴美后音讯全无》自媒体综合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