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宝马的"中年危机"来得比想象中更猛烈。这两家德国豪车巨头最近的动作有点耐人寻味——奔驰掌门人公开质疑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政策,宝马则悄悄启动代号G74的硬派越野车项目。表面上看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是被逼到墙角的无奈之举。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让这两家老牌车企彻底坐不住了。奔驰净利润暴跌55.8%,宝马也缩水近三成。中国市场这个曾经的"摇钱树"变成了"伤心地",奔驰在华销量下滑14%,宝马更惨,直接跌了15.5%。更尴尬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电动车在中国根本卖不动,奔驰EQA半年只卖出191辆,打折打到五折都无人问津。
问题出在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崛起彻底打破了豪车溢价的神话,12万就能买奔驰A级,16万开走电动SUV,这在五年前简直不敢想。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毕竟同样的价钱,国产电动车能给到更智能的座舱、更长的续航。奔驰宝马就像两个守着金矿却不会挖的"土财主",眼睁睁看着后来者把市场瓜分殆尽。
关税政策更是雪上加霜。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让这两家德国企业疲于奔命,今天调库存明天改物流,利润被一点点蚕食。奔驰甚至不敢做全年预测,宝马虽然嘴硬说影响有限,但财报上的数字骗不了人。
为了自救,两家不约而同地打起了"中国牌"。奔驰把智能驾驶研发交给中国团队,拉着本土科技公司搞适配;宝马更干脆,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全部找中国企业合作。但这样的"临时抱佛脚"能撑多久?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如果2027年前不能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中国豪车品牌很可能会把BBA挤出一线阵营。
宝马那个神秘的硬派越野项目,看起来像是另辟蹊径的尝试。毕竟在电动车赛道追不上,换个战场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但奔驰G级经营多年的江湖地位,岂是那么容易撼动的?更何况现在玩越野的消费者,要的早就不只是"能爬坡"这么简单了。
奔驰宝马的困境给所有传统车企敲响警钟: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现在他们就像两个穿着西装革履的绅士,站在新能源的洪流前犹豫要不要跳下去——跳了可能呛水,不跳肯定被冲走。
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光靠车标溢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