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做好这两点,电池耐用更省心

随着冬季的深入,气温持续走低,很多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朋友们可能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烦恼:感觉自己的电动车越来越“不经用”了。

明明晚上充满了电,第二天骑行的距离和往常一样,甚至还更短,可电量显示却像坐了滑梯一样,下降得特别快,续航里程大打折扣,让人在路上不免有些提心吊胆,生怕半路抛锚。

不少人会因此产生疑问,是不是电池老化得太快,或者车辆出现了什么故障?

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做好这两点,电池耐用更省心-有驾

其实,这种现象在冬季非常普遍,它并非车辆故障,而是一个由低温引发的正常物理现象。

只要我们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并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续航衰减的问题,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那么,这个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核心原因就在于温度对电池性能的直接影响。

目前市面上电动车使用的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和锂电池两大类。

无论哪种电池,其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都依赖于内部复杂的化学反应。

我们可以把电池内部想象成一个微型的化工厂,里面的电解液和正负极材料是进行反应的“车间”和“原料”,而带电的离子就是穿梭其间的“搬运工”。

在温暖的季节,比如25摄氏度左右的理想工作温度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非常活跃,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好,离子“搬运工”们移动起来畅通无阻,能够高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池能发挥出最佳性能,续航里程也最长。

然而,一旦进入冬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当环境温度降低到零度甚至零下时,电池这个“化工厂”就如同被放进了一个大冰柜。

首先,低温会使得电解液变得更加粘稠,离子的移动阻力显著增大,就像人在泥潭里行走比在平地上费力得多。

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做好这两点,电池耐用更省心-有驾

这直接导致了电池的内阻升高。

内阻增大意味着,电流在从电池内部流向电机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能量因为克服阻力而以热量的形式被白白消耗掉,真正用于驱动车辆的有效电能就减少了。

其次,低温还会抑制电极材料的化学反应活性,使得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和脱出的过程变得迟缓。

这就好比工厂里的生产线速度变慢了,单位时间内能释放出的电量自然就少了。

综合这两个因素,最终体现在我们用户感受到的,就是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下降,续航里程明显缩短。

有实验数据显示,当气温从25摄氏度下降到零下10摄氏度时,锂电池的续航里程衰减30%甚至更多,都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冬天电动车掉电快,并不是电量凭空消失了,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能量被“冻”在了电池里,暂时无法被高效地利用出来。

了解了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了。

这些方法并不复杂,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使用过程中为电池“保暖减负”,二是在充电环节做到“科学养护”。

首先,在日常使用和停放时,要尽可能为电池创造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如果车辆长时间停放在室外,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可以考虑给电池部分或者整车盖上一些保温的物品,比如专用的电池保温套、厚布或者车衣。

这样做可以像给人穿上棉衣一样,减缓电池内部温度的流失,让它在第二天启动时能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初始温度,从而改善初段的续航表现。

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做好这两点,电池耐用更省心-有驾

对于电池可以方便拆卸的车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停放时将电池取下,带回室内温暖的环境中存放。

这样做不仅能给电池提供最有效的保温,也能为接下来的充电做好准备。

除了保温,为电池“减负”也同样重要。

冬天电池的输出能力本就有所下降,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给它增加额外的负担。

比如,不要在车上堆放过多的重物,减轻车身自重;在骑行时,要养成平稳驾驶的习惯,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

猛地转动车把,让车辆瞬间提速,会造成电池瞬时大电流放电,这不仅会急剧消耗电量,长此以往对电池寿命也是一种损害。

冬季路面情况复杂,平稳起步、匀速行驶、提前预判路况并利用车辆惯性滑行,既安全又省电。

此外,如果出行路线可以选择,尽量避开连续的长坡或者陡坡路段,因为爬坡时电机需要高功率运转,对电量的消耗非常大。

除了在行驶过程中注意节能,正确的充电习惯同样是保护电池、提升续航的关键一环。

冬季给电动车充电,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要坚持“随用随充”,避免电池深度亏电。

冬季电池电量本就“不耐用”,如果每次都等到电量几乎耗尽再去充电,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会因为过度放电而受到损伤,特别是铅酸电池,深度亏电会加剧极板的硫化,导致容量永久性下降。

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做好这两点,电池耐用更省心-有驾

因此,建议养成每天无论骑行距离长短,只要使用了车辆,回家后就及时充电的习惯,让电池始终保持在较为充足的状态。

第二,要选择合适的充电环境。

这一点至关重要,切记不要在极低的温度下(如零度以下)直接给冰冷的电池充电。

因为在低温状态下充电,特别是锂电池,其负极材料接收锂离子的能力会变差,充电电流很容易导致锂离子在负极表面直接析出,形成“锂枝晶”。

这种现象是不可逆的,不仅会永久性地损失电池容量,严重时还可能刺穿电池隔膜,引发内部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正确的做法是,将车辆停放在室内或地下车库等相对温暖的地方,待电池温度回升至室温后再连接充电器。

如果电池是带回家的,更应在室内静置一段时间,让它“暖和”过来了再充电。

第三,要掌握好充电时间,避免过充。

充电器在充满电后一般会转为绿灯,此时代表充电基本完成。

可以根据车辆说明书的建议,再继续进行1-2小时的浮充,以确保电量完全饱和,但绝对不宜长时间连接充电器,比如连续充电超过12小时甚至一两天。

过度充电会导致电池失水、发热,甚至鼓包变形,严重影响电池寿命。

对于长期不用的电动车,特别是使用铅酸电池的,也要记得每隔一到两周进行一次补充充电,防止电池因自然放电而长期处于亏电状态。

总而言之,冬季电动车续航的衰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不必为此过度焦虑。

通过在日常使用中注意为电池保暖、减轻车辆负荷、保持平稳驾驶,并在充电时遵循随用随充、环境适宜、时长合理的原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续航缩水的问题,让您的电动车更可靠、更长久地为您服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