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产能提升YU7交付加速 二手加价潮将迅速回落

近百台小米YU7准新车加价涌入二手市场,单车溢价万元,最高挂牌价达39万元,远超官方售价。这一现象折射出部分消费者“时间比钱重要”的非理性追捧。它不仅揭示了市场供需失衡的表象,更警示我们,短期狂热终将回归理性,历史的教训值得所有消费者深思。
比新车贵一万多,近百台小米YU7流入二手车市场

小米YU7的热销,18小时锁单24.8万辆,但伴随的是长达41至60周的漫长交付周期。正是这种稀缺性,催生了“零公里二手车”的灰色链条。专业车商抢订转手,或二手商溢价收购,甚至黄牛通过过户直系亲属规避官方限制,只为逐利。这种倒卖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守规矩消费者的利益。

此情此景并非孤例。小米SU7上市之初,同样经历数万元的加价狂潮。彼时,消费者为求早日提车,不惜高价。然而,随着SU7产能爬坡、市场热度趋稳,二手车价格迅速回归正常。SU7的经验明确指出,市场狂热难以持久,溢价空间终将消弭,盲目追高者最终承担贬值风险。

当前,小米正加速产能爬坡,北京亦庄二期工厂8月产能目标8000台/月,四季度将达2万台/月,交付周期有望缩短。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配合各地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旨在从政策层面阻断套利空间。然而,政策执行仍面临挑战,如何有效杜绝“曲线倒卖”需持续关注。这些举措将加速YU7价格回归正常,压缩黄牛生存空间。

面对加价风潮,消费者应保持清醒。支付溢价换取短期拥有,实则为黄牛逐利买单,未来或将面临资产贬值。小米品牌若无法有效遏制此类现象,长期而言,可能透支部分消费者信任,影响品牌声誉。理性消费,不盲目追逐短期溢价,让“时间比钱更重要”的冲动,让位于对价值和长远利益的审慎考量,才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关键。市场终将回归供需平衡,狂热潮退,理性自当归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