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把头像换成了享界S9T,这一动作挺让人琢磨。毕竟,一个企业高管愿意用自家新车当头像,多少透露出几分自信和寄托期望。说到余承东,从学历到经验,本就是“别人家孩子级”的人物:1969年生,清华硕士,在那个年代能进清华,再读个硕士,绝对妥妥的高材生。1993年一毕业便加入华为,在这家公司里打拼数十年。他不只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从3G产品总监一路干到华为常务董事,几乎把华为的各条重要战线都摸了个遍。
在外人眼中,余承东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但他的职业生涯又何止一帆风顺?典型的例子就是他负责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那几年外界普遍怀疑华为造车水土不服,还有句知名的口号——“华为不造车”,车圈内部甚至没人真想让这个通信巨鳄插足主业。你要是造配件、帮忙搞点软系统倒还罢了,真要“深度合作”?说直白点,那会儿大多数老牌车企看华为的姿态,跟看刚学完驾照的实习司机差不多:“你行不行啊?”所以,华为的汽车业务早期简直是磕磕绊绊,没人愿意认真“托付终身”。
可余承东偏是不信邪。好在他和赛力斯一拍即合,搞出了问界汽车:这车上市后不但卖得风生水起,还把赛力斯从边缘品牌一跃推进市场主舞台。于是乎,之前那些嘴上说“不需要华为助力”的国产品牌,纷纷“后悔药咽不及”,看看问界的销量成绩,不少高管估计都得关起门来捶胸顿足:“这台阶咋就错过了呢?”遗憾归遗憾,市场逻辑一向残酷,不等你慢慢权衡利弊。于是,日本投降式道歉的画风在汽车圈重现——一批车企纷纷上门“求合作”,生怕晚一步又被同行甩在后头。
不过,余承东也不是“谁都要”,他说四个合作品牌已经极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越多反倒兵力分散。可没过多久上汽又硬挤进了队伍,成为“尚界”,舆论大有“华为系豪华五子”的意味。这种“界家军”,让华为与车企深度绑定,余承东更像是大家长,对每回新产品都亲自站台、把关、发声,有时还不止一场发布会。可说到底,问界还是那个最“出息”的孩子。其他几个,则多少有些“让老父亲操心”,市场表现平平。
最近,余承东对享界S9T又是格外上心,甚至为它更换了微信头像,这波操作既是背书也是营销。毕竟,在高管里能做到如此明目张胆站台宣传的,也算凤毛麟角。这动向引发不少猜测:他是不是对享界S9T充满信心?还是在替这辆车提前造势?外界看得津津有味,内部则可能是在给团队打气。
说回享界S9T本身,这款高性能旅行车(也叫“瓦罐车型”),其实一直是国内小众,但在海外相当吃香,因为“走遍千山万水,装备要跟得上”,国外家庭更偏爱用车旅行野营。享界S9T有何不同?首先,尺寸气场十足,五米多的车长、宽度两米、轴距3米多,比很多MPV还“正经”;其次,智能化程度高,搭载1个192线激光雷达和3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还有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听上去比不少新能源豪车还猛。
动力方面,享界S9T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纯电版本电池容量100kWh,续航高达801公里,增程版还有37kWh和53.4kWh两种小电池可选,综合续航1300多公里,纯电也能跑200多。户外用电、长途补油,各取所需,解决了不少人对续航的焦虑。倒是价格层面,大家心里都有数:享界S9都要30多万了,S9T恐怕也得铁下心买。“亲民价”多半别想。
近年,越来越多国产品牌也盯上了这块市场,比如比亚迪的海豹06GT等,都在抢占细分赛道。但华为的玩法,是把“硬科技”融进车身,把智能出行的未来感摆得更明白。对喜欢户外、注重家庭体验的人来说,确实有吸引力。如果说纯粹从配置和定位讲,享界S9T或许填补了国内中高端“智能瓦罐”的市场空白。
当然,余承东和华为造车“异军突起”的路子,多少有些反常识。通信企业转型汽车圈,最早谁都不敢说成败。但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从最初无人问津、企业谨慎观望,到华为系新车型“群雄逐鹿”,背后既有市场竞争的剧烈变迁,也有余承东这类人物“死磕到底”的坚持。
这款新车究竟能不能扛起享界的“二当家”重任?值不值得入手?市场会给出最终答案。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华为的每一次入场,都在重新定义原有的行业秩序。而余承东这样的“操盘手”,也许就是中国智能汽车行业里最会玩“破圈”的那个人。你怎么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