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

最近轮胎圈有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在一本叫《Tire Business》的洋人杂志搞的排行榜里,印度一家叫MRF的橡胶丸子作坊,一脚油门,直接把咱们台湾省的正新轮胎给挤出了亚洲前十。

这事儿吧,你往小了说,就是个榜单数字游戏,自娱自乐。

但你要是往大了看,这就是一场“不装了,摊牌了”的信号。

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有驾

旧的秩序正在崩坏,新的玩家已经等不及要掀桌子了。

整个亚洲轮胎市场,正在从温文尔雅的斗地主,切换到血肉模糊的黑暗森林模式。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先看榜单上的神。

普利司通,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年销售额,哦不,是年香火钱,收了247.7亿美刀。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亚洲其他所有上榜的选手,从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的香火钱,可能还没他家多。

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有驾

普利司通在轮胎界,就是奔驰在汽车界。

你买它,真的不是因为它性能有多么逆天,技术有多么领先。

讲真,现在各家高端轮胎的技术差距,比我和彭于晏的颜值差距都小。

你买它,买的是一种“确定性”,一种“别烦我”的解决方案。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换轮胎的需求极其朴素:别在我开车的时候突然爆了,别让我老婆觉得我买了个杂牌很丢人,别让我花时间去研究那些花里胡哨的参数。

普利司通卖的不是轮胎,它卖的是中年男人的“心理按摩服务”。

它的品牌本身,就是最厚的金钟罩铁布衫。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得认。

神仙之下,皆为凡人。

日本除了普利司通这个大神仙,还有住友、优科豪马、东洋,四个名额,占了快半壁江山。

这不叫强大,这叫路径依赖。

汽车工业强,配套的橡胶丸子产业自然就强,这是常识。

韩国也有韩泰和锦湖,逻辑一样。

这些都是老钱,是牌桌上的体面人,讲究个你来我往,商业互吹。

但现在,牌桌上来了两个不讲武德的野蛮人。

印度。

印度这次一口气上了两家,MRF和阿波罗。

特别是MRF,第一次冲进前十,干掉的还是曾经的亚洲第八正新。

很多人说,这是印度崛起的象征。

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有驾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当一个拥有14亿人口,汽车销量干到全球第三的市场开始发疯,它就不再是商业竞争,而是一种物理规律。

这就好比你开个小餐馆,兢兢业业研究菜品,突然隔壁开了一家不要钱的自助餐,还自带一个广场的人流量。

你怎么玩?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印度轮胎现在玩的,就是掀桌子战术。

他们不跟你谈什么品牌沉淀,不跟你聊什么赛道基因,他们就一招——闪电战。

用本土市场的巨大体量做压缩毛巾,疯狂吸水,然后瞬间膨胀,用规模和价格,把所有体面人的利润空间都给挤压成一张纸。

“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种发疯式的打法,是后发国家唯一的出路。

卷,都给我往死里卷!

之前大家还在蛋糕上抢樱桃,现在印度人是连盘子带桌子都要啃两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们自己。

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有驾

中策和赛轮,分列第五和第六。

特别是赛轮,增长率21%,全场最靓的仔。

这是好事,但也有隐忧。

我们的优势和印度很像,就是庞大的本土市场和无敌的性价比。

但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开始想要“体面”了。

我们开始学着日本人讲品牌故事,学着德国人搞技术背书,想从一个卖苦力的,变成一个坐办公室的。

这个想法没错,但时机很微妙。

在你还没有普利司通那种“玄学”光环的时候,你唯一的武器,就是不体面。

就是把价格打到对手哭晕过去,把配置堆到三体人都觉得科幻。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轮胎排名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太中二了。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普利司通是渡劫期老怪,我们和印度都是筑基期小年轻,你跟老怪讲道理,他一巴掌就把你拍没了。你只能趁他不注意,去偷他丹药,抢他地盘。

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有驾

我为什么对这些技术名词这么不感冒?

因为我真的觉得,决定一个产品生死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最混乱的现实。

就像自动驾驶,你吹你的算力多牛逼,激光雷达多少线,结果一个“老头乐”横冲直撞,直接教你做人。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轮胎也一样。

你吹你的排水槽设计多么牛逼,能应对各种湿滑路面。

结果呢?

决定你轮胎命运的,可能是小区门口那个该死的地库坡道,那个反人类的角度,那个打磨得能当镜子的地面。

在那个坡道面前,众生平等,管你是米其林还是普利司通,该打滑就是一个趔趄。

所以,别信那些广告,要信生活。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也换老板了,味道完全不对。你看,竞争这玩意儿,无处不在,而且总是让人不爽。

那么,未来亚洲轮胎的格局会怎么样?

日本会守住基本盘,因为他们的“品牌信仰”还在。会买普利司通的人,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一样,你跟他说别的没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印度轮胎“掀桌子”,中国轮胎却想“体面”了?-有驾

而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开了“无限人口”挂的玩家,会继续在下面互相肉搏,疯狂内卷。

但话说回来,你要是开个保时捷,换一套印度不知名轮胎,心里确实会咯噔一下,这是一种信仰层面的不兼容。你看,我这就开始自我矛盾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就是这么复杂。

所以最终的胜利者会是谁?

谁知道呢。

也许真正的胜利者,不是这些榜单上的任何一家。

而是那个能发明出“任意门”的公司,直接取消了通勤,让所有汽车和轮胎都变成了一堆废铁。

又或者,是那个能搞出反重力轮胎的外星人。

真正的颠覆,从来都来自行业之外。

而我们这些凡人,盯着榜单上的数字,分析着增长率,预测着未来,就像在讨论哪匹马能跑得更快一样。

却忘了,决定比赛走向的,可能是明天就要发明出来的汽车。

不,是拖拉机。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