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一台上牌不到一年,跑了100公里,过了两次户的25年款雷克萨斯ES,现在报价26万。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子浓浓的行为艺术气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舰队开走,生怕被这种商业逻辑给传染了。
这叫什么?这叫不务正业。不对,这叫不装了,摊牌了。一台准新到几乎能闻到出厂时那股塑料味的工业产品,在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两次“爱情”的洗礼,现在摆在你面前,用一个比指导价低了三万多的价格,深情地看着你,仿佛在说:“大哥,考虑一下?”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100公里过户两次,典中典的准新库存转个人,或者干脆就是个金融道具车跑了一圈流程。这辆车可能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马路,它的人生轨迹就是从A仓库的EXCEL表里,挪到了B公司的PPT上。但这些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现在是一个符号,一个关于“雷克萨斯信仰”的终极考验。
我们先看看这台ES 200。2.0L自吸发动机,配个CVT变速箱,WLTC油耗6.2L。这套动力总成,突出一个四大皆空,佛系养生。你地板油踩下去,它甚至会给你一种时间变慢的错觉,主打一个“我不急,你随意”。在今天这个电车满地走的时代,零百加速普遍干到3秒、4秒,你开着这台ES,在红绿灯前,就是修仙小说里的筑基期修士,碰上了隔壁车道那些渡劫期的“雷电法王”。人家一个眼神,你就连尾灯都看不见了。
所以,花26万买个这,图啥?图的就是那个L标。这个标,它是一种精神图腾,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是“虽然我开得慢,但我很贵,而且我很舒服”的无声呐喊。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老款ES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感觉了。雷克萨斯卖的不是车,不是性能,不是科技,它卖的是让你能在北京晚高峰四环上堵车堵到心态爆炸时,依然能心平气和的一种服务。车里的马克莱文森音响放着德彪西,座椅通风呼呼吹着凉风,外面电车大哥玩命加塞,我自岿然不动。这种感觉,就是玄学。
这就是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会买雷克萨斯的人,就是喜欢雷克萨斯本身。你跟他聊三电系统,聊智能座舱,聊自动驾驶,他只会礼貌地笑笑,然后问你:“你这车,保养免费吗?”在他们的世界里,车就应该是一个可靠的、省心的、能彰显品味的移动沙发。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那是年轻人才玩的东西。他们的核心需求,就是维护这种“我买了世界上最省心的豪华品牌”的信仰。
但现在的市场,它不讲武德,它不给你讲信仰的时间。它玩的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以前大家还假装体面,你降八千,我送保养。现在呢?现在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国产新势力直接把餐厅给你爆了,端上来的都是些什么“压缩毛巾”,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开胃菜,800V高压快充、城市NOA才是主菜。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新出的乐道、乐道们,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这台26万的ES,就显得格外魔幻。它就像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前清遗老,固执地站在一群穿着机甲的未来战士中间,嘴里还念叨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它所谓的豪华,就是沙发软一点,隔音好一点,让你在被国产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还能体面地假装听不见。它的车机,那个操作逻辑,我愿称之为道诡异仙,用起来感觉自己像在修仙渡劫,每一步都充满未知。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有点刻薄了。但没办法,这个市场就是这么个操蛋的市场,你不刻薄,就会被现实刻薄。
它的配置,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前排座椅通风。是是是,这些东西同级领先。但问题是,这些所谓的“领先”,在国产车那边已经是标配中的标配了,属于是买菜车不带都不好意思出门的级别。雷克萨斯把这些拿出来当卖点,就好像在说:“看,我开窍了!我悟了!我终于知道你们想要什么了!”。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废话。
对觉得它值的人来说,它就值。
对觉得它不值的人来说,你跟他说再多都没用。
我之前去4S店保养,旁边一大哥就在看ES,销售跟他吹半天,他最后就问了一句,这车加价吗?销售说不加。大哥扭头就走了。你看,有些人就是这样。
买雷车,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充值,你问一个信徒他的神值不值得信,你觉得你会得到什么答案?他只会告诉你,这是一种特别的爱,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26万,你买到的是一台几乎全新的车,一个豪华品牌的入场券,一种“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淡定心态,还有一个未来几年内无比稳定的保值率。你失去的,只是那么一点点跟上时代的驾驶乐趣和科技体验。这笔买卖,划不划算,得问你自己。
反正,能过,就是能过。这他妈才叫豪华!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