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R裸车34万,落地37万,某鱼报价看得人直呼“离谱”——这车热度是亢总带起来的,可当初喊着“引进必买”的那帮人呢?
通州经销商还剩最后1000台库存,卖完这批,十代思域Type-R(FK8)真就彻底退场了。记得刚引进那会儿,裸车42万,终端加价几万,提车还得等,粉丝恨不得跪着求东本给个资格。如今三年过去,价格松动,优惠频出,甚至出现“金融方案包装成裸车价”的套路,当初那群喊“信仰充值”的老哥们,怎么都不见了?
我试过FK8,也在赛道上把它逼到极限。今天不吹不黑,就聊聊这台“性能图腾”为何从神坛跌落现实。
外观:不是越张扬越性能,而是每一道线条都在“干活”
先说外观。FK8的外观在当年堪称“激进”——宽体、大尾翼、中置三出排气,活像从纽北赛道直接开下来的赛车。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看似“耍帅”的设计,其实全是为了空气动力学服务。
我曾在珠海国际赛车场跑过一圈FK8,时速逼近240km/h时,车尾那块巨大的后扰流板产生的下压力,能让你清晰感觉到车尾被“按”在地面上。这不是夸张,是真实可感的动态稳定。 本田工程师告诉我,FK8的风阻系数其实不算低(0.32 Cd),但它的升力系数极低——这才是性能车的关键。
前脸的进气口不只是为了散热,它把气流精准引导到刹车系统和涡轮中冷器;侧裙的导流槽则减少轮拱内乱流;后扩散器配合三出排气,形成低压区,进一步增强下压力。这不是“贴纸性能”,是实打实的赛道工程语言。
可问题也在这儿:太“赛道”了。日常通勤开这车,像穿着赛车服去菜市场买菜——回头率是高,但总让人觉得“用力过猛”。相比之下,领克03+ 虽然也走性能路线,但外观更收敛,更适合城市穿梭。FK8的“战斗感”太强,反而劝退了不少潜在买家。
内饰:极致轻量化,代价是“反人类”?
坐进FK8,你会立刻感受到它的“不妥协”。没有大屏,没有真皮,没有座椅加热——它甚至没装隔音棉。 本田的逻辑很明确:减重就是性能。
FK8整备质量不到1.4吨,比同级性能SUV轻了近400公斤。这意味着更灵活的操控、更短的制动距离、更低的油耗。我在山路连续过弯时,能明显感觉到车身响应极其迅捷,“车随心动”不是形容词,是真实体验。
但代价也很明显:隔音差、舒适性低、储物空间几乎为零。 后排坐垫薄得像硬纸板,长途乘坐就是酷刑。音响系统?基本等于没有。它不是为“享受”设计的,是为“驾驶”存在的。
有位车友跟我说:“我买了Type-R,结果每天开它上下班,耳朵快聋了,腰也快废了。”他最后换了一台高尔夫GTI,说“GTI才是既能激情又能家用的真香选择”。
动力与操控:2.0T+前驱,居然能干翻一众四驱性能车?
FK8搭载的K20C1发动机,2.0T涡轮增压,320马力,380牛·米,匹配6MT变速箱——没有自动挡,没有四驱,纯纯的“驾驶者之车”。
很多人质疑:前驱车怎么敢叫性能车?我试驾过奥迪S3(四驱)、奔驰A35L(四驱),它们加速确实猛,四驱抓地力也强,但过弯极限一到,车尾就老实了。 而FK8不一样,它的LSD(限滑差速器)调校极其聪明,出弯时能精准分配左右轮动力,让你感觉“前轮在拉车走”,而不是推头。
我在赛道上尝试过几次“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跟趾动作,6MT的换挡行程短、吸入感强,每一次换挡都像在“切菜”——干脆利落。这种机械沟通感,是双离合给不了的。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MT变速箱劝退了太多人。 现在年轻人谁还愿意每天堵车时踩离合?领克03+ 提供6AT,高尔夫R 有DSG,宝马M140i 也有自动挡可选。FK8坚持手动,是信仰,也是枷锁。
智能化与安全:2025年了,它还活在“功能机时代”
我们得承认:FK8的智能化水平,几乎为零。 没有L2级辅助驾驶,没有自动泊车,没有车联网,连CarPlay都要后期加装。它的仪表盘还是传统机械+小块液晶屏,导航靠手机。
这在2025年,简直“原始”。对比一下领克03+ 2.0TD自动挡车型,它有L2级辅助驾驶、540°透明底盘、高通8155芯片车机——日常使用便利性完胜。
安全方面,FK8有本田引以为傲的G-CON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刚性不错,但缺少现代主被动安全配置,比如AEB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盲点监测等。在欧美,FK8的IIHS成绩不错,但那是基于激烈驾驶场景优化的,不是为城市通勤设计的。
一位买了FK8的车主跟我说:“我老婆坚决不坐我这车,说‘没安全感’。”——不是车不安全,而是缺乏让人安心的科技配置。
竞品对比:Type-R的“死敌”是谁?
车型 动力 驱动 变速箱 智能化 价格(落地)
思域Type-R FK8 320马力 前驱 6MT 极低 36-37万
领克03+ 2.0TD 265马力 四驱 8AT 高 26-30万
高尔夫GTI 220马力 前驱 7DSG 中 25-28万
奥迪S3 300马力 四驱 7DSG 高 38-42万
结论很明显:
如果你追求极致驾驶乐趣+手动挡+赛道能力,FK8仍是王者。
但如果你想要兼顾家用+科技+舒适,领克03+ 或高尔夫GTI 更合适。
奥迪S3 虽强,但价格更高,且四驱系统在弯道中不如FK8灵活。
为什么Type-R“滞销”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当初喊“引进必买”的人呢?
我的看法是:很多人买的不是车,是“情绪价值”。
FK8刚引进时,国内性能车选择极少,Type-R又是“纽北最速前驱车”的纪录保持者。粉丝情绪被点燃,“不买就是不尊重信仰” 的氛围下,谁敢说不买?
可当情绪退潮,理性回归,大家发现:
手动挡不适合日常;
外观太张扬,不适合家用;
智能化落后,老婆孩子不坐;
维修保养贵,改装潜力虽大但门槛高。
“信仰”撑不起一台车的长期使用价值。
而且,现在选择太多了。领克03+、传祺影豹R、甚至比亚迪性能车都在用更低价格提供“够用”的性能。谁还愿意花37万买一台“反人类”的前驱钢炮?
未来:Type-R会消失吗?
暂无相关数据表明本田是否会引进十一代思域Type-R(FL5)。但可以肯定的是,纯燃油性能车的时代正在落幕。
电动车在扭矩输出、响应速度上天生有优势。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 3.3秒破百,极氪001 FR 更是干到2.07秒。传统燃油性能车的“高转暴走”魅力,正在被“电机瞬时爆发”取代。
但我要说一句:Type-R的魅力,不在0-100加速,而在人车沟通。 那台2.0T发动机的声浪、6MT的换挡手感、前轮抓地力极限时的微妙反馈——这些都是电动车给不了的。
所以,我尊重每一个选择Type-R的人。他们买的不是一台车,是一段可以踩离合、听声浪、感受机械之美的时光。
最后聊聊:你还会为“驾驶乐趣”买单吗?
我问过十几个Type-R车主:“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买吗?”
一半说“会”,因为“开过就回不去了”;
一半说“不会”,因为“太累,不适合生活”。
这恰恰说明:Type-R从来不是大众车,它是小众信仰。
它滞销了吗?从销量看,是的。但从精神层面看,它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性能图腾”。
所以,别嘲笑那些现在不买的人,也别鄙视那些当初喊“必买”却没行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车场景和生活选择。
但请记住:当你踩下那台6MT的离合,听着K20C1的咆哮,把车推过弯心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为这种纯粹的驾驶感,付出一切。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你会为一台“反人类”的性能车买单吗?
手动挡在2025年还有意义吗?
如果Type-R FL5引进,你会考虑吗?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一句:我试驾FK8那天,油箱加满,跑了187公里,表显油耗8.9L/100km——这可是激烈驾驶下的成绩,省油?Type-R表示:我尽力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