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8天高速免费,这消息一出来,我朋友圈里一片欢腾,好像天降横财。但讲真,这哪是什么福利,这根本是国家牵头,给所有在牌桌上的车企,办的一场大型、免费、且极其残酷的期末联考。
考场,就是从北京东五环堵到河北燕郊的那段“结界公路”。考官,是那些开着老头乐、骑着三轮车、永远在变道加塞的民间大神。考题,就一个:你吹上天的那个三十万买的“电子宠物”,在现实这个大型混沌草台班子面前,到底能不能活过第一集?
你别笑,这是最严肃的灵魂拷问。过去几年,车企发布会越来越像修仙大会。今天你搞个“天穹”智能座舱,明天我来个“寰宇”自动驾驶,后天他直接宣布“打通了人机交互的任督二脉”。一个个CEO在台上眼含热泪,讲得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觉得自己的科技树点歪了。什么激光雷达,什么算力平台,什么神经网络,名词一个比一个硬,听得人恨不得当场飞升。
结果呢?一到国庆这种大型全民压力测试现场,全都露了原型。
你那个号称能识别八百里外一只苍蝇是公是母的激光雷达,碰上一个贴着“实习”标、开车如同布朗运动的女司机,直接就CPU干烧了。你的AI算法能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但它算不出前面那辆五菱宏光,会在什么时候,以一个什么样的刁钻角度,突然停下来,然后车上下来一家五口开始野餐。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基于物理规则和人情世故的博弈,是任何代码都无法理解的。它是一种东方的神秘主义,一种真正的“道”。你的AI还在计算碰撞概率,大爷已经开始计算自己的退休金了。
这就叫掀桌子。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友好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爆了。你看这次新规里,说要整治网络不正当竞争,严禁“刷单炒信”、“虚假好评”。我看到这条,直接在办公室笑出了猪叫。
这不就是指着所有新势力的鼻子骂街吗?
这个行业,从根上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发布会是开光仪式,CEO是活佛,KOL是护法,首批车主是狂信徒。从CEO声泪俱下地讲PPT开始,整个剧本就已经写好了。他讲自己的创业血泪史,讲我们如何不计成本地为用户创造价值,台下粉丝眼圈一红,恨不得立刻掏钱“信仰充值”。然后水军和KOL铺天盖地,车主APP里全是“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洋溢着一种非理性的幸福。
你以为你买的是交通工具?不,你买的是一张进入这个大型魔幻现实主义舞台剧的门票。你以为你是车主?不,你是没有台词的群演。
所以,整治“刷单”?怎么可能。这就好像禁止修仙小说里出现“渡劫”一样,属于刨了祖坟的缺德事。因为对很多品牌来说,这种“玄学”光环,就是它最值钱的东西。奔驰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最值身价的,不是它的电池,而是马斯克这个人设和那种“科技先锋”的宗教氛围。会买这些品牌的人,根本不在乎什么性价比,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信仰。你跟一个特斯拉车主聊三电系统,他跟你聊火星殖民。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内饰用料,他跟你聊家族传承。大家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妈的,这帮人真的把消费者当傻子。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对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已经免疫了。我真的开过特斯拉,也体验过各种新势力的“KTV包厢”。我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国庆节能安全、省心地把我从一个堵车点,挪到下一个堵车点。手机APP上那个“路况查询”和“上海停车”,虽然又土又没想象力,但它真的有用。它不会骗你,绿的就是绿的,红的就是红的。它不会在你开到地下三层停车场信号全无的时候,突然告诉你“网络连接失败,请稍后再试”。
相比之下,车里那个巨大的屏幕,除了能让我儿子看动画片之外,大部分功能都像个昂贵的压缩毛巾,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泡开也就那么回事。说起来,我上次买的那个压缩毛巾还挺好用,就是泡开之后有点掉毛。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新规里,药典删除了“龟龄集”这些中药。这玩意儿以前可是和片仔癀齐名的国家保密配方,属于中药里的“玄学圣物”。这事儿太魔幻了,简直就是汽车圈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完美复刻。
那些被时代浪潮拍死在沙滩上的大排量自吸、手动变速箱、纯机械液压助力,就是车圈的“龟龄集”。喜欢它们的人,不是为了代步,是为了“修仙”。他们追求的是那种人车合一的神秘感,是每一次降档补油带来的灵魂共振,是一种近乎信仰的羁绊。而现在呢?现在车企给你的是什么?是标准化的“工业糖精”,是千篇一律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是“医保范围内的安全药”。大家都在吃标准药片,没人再去深山老林里炼丹了,因为炼丹容易炸炉,风险太高,不符合商业逻辑。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大排量自吸比作龟龄集,可能有点侮辱龟龄集了。毕竟人家是真的能卖钱的玄学,而你的二手V8,可能连下个月的验车都过不了。
所以,面对这个越来越荒诞、越来越像一场全民参与的大型表演的车圈,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是去拥抱那些实用的APP,做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把车当成一个纯粹的代步工具?还是投入这场狂欢,去信仰一个品牌,去感受那种“我们是一家人”的虚假温暖?
我的答案是,都别信,也都去用。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我既需要手机APP告诉我哪个停车场还有空位,也需要车里那个该死的KTV包厢在我堵车堵到心态爆炸的时候,能放一首《飞得更高》。哪怕我一次都没用过它的全部功能。
为什么?
因为有,就是能过。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不求最好,但求最全。就像一个浑身插满法宝但从来不敢跟人动手的底层修仙者,安全感,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