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得不行,就跟赶大集一样。
各种新牌子、新技术层出不穷,今天这个说自己充电五分钟能跑几百公里,明天那个说自家车里能唱K、能打游戏,屏幕比家里的电视还大。
宣传册做得一个比一个精美,发布会开得跟科技大会似的,好像谁的技术参数喊得响,谁就是未来的方向。
可就在大家伙儿的目光都被这些五花八门的新鲜玩意儿吸引的时候,一个我们都挺熟悉的老面孔——北京现代,却悄悄地干了件大事。
就在不久前的7月份,它的单月销量一下子增长了41.5%,卖出了一万七千多台车。
这就让人有点好奇了。
要知道,现在很多跟它一样的合资品牌,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压力特别大。
在这么个环境下,北京现代是怎么做到逆风翻盘的?
这背后是不是说明,咱们老百姓买车的想法,正在发生一些悄悄的变化?
这事儿值得咱们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
说起来,前几年大家对新出来的汽车品牌,确实充满了新鲜感。
它们带来的那些智能化的东西,比如大屏幕、语音控制,确实让很多人觉得,车子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所以,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了第一批用户,想尝尝鲜。
这很正常,新东西出来,总得有人先去体验。
但是,时间一长,新鲜劲儿过去了,一些问题也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有的车,发布会上说得天花乱坠,结果等了小半年车还没到手;有的车,车里的功能确实酷炫,可最基本的东西却没做好,比如车门漏风、下雨天异响不断;还有些品牌,看着声势浩大,结果没撑几年就倒了,留下一大批车主,车坏了都不知道该找谁去修。
经历过这些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在买车这件事上,脑子变得越来越清醒了。
大家开始明白,汽车说到底,不是一个电子产品,不是一个大玩具,它是一个要承载着一家人安全、陪伴我们好几年的大家伙。
所以,它首先得皮实、耐用、安全,开着得让人放心。
说白了,就是得回归到“过日子”的本质上。
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追求时髦和冲动,慢慢回归到看重实实在在的价值和品质,就给了像北京现代这样一直踏踏实实造车的企业一个机会。
他们一直挂在嘴边的那个词——“真质”,也就是真材实料的品质,终于被更多人重新看到了它的重要性。
当然,光说自己品质好是没用的,现在这个时代,谁还会信广告上自卖自夸的话呢?
北京现代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用了一个看着有点“笨”,但却特别有说服力的法子:直接把车拉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一些堪称“残酷”的公开测试,让大家眼见为实。
这里有两个例子,咱们一听就能明白。
第一个是他们拿旗下的中型SUV胜达做的一个实验,叫“不熄火马拉松挑战”。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把这台车发动着,让发动机在原地一直空转,不熄火。
你猜它转了多久?
整整260多个小时,换算一下就是超过了十天十夜。
在这期间,发动机就没停过一秒钟。
这个测试考验的是什么?
就是发动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看它在长时间运转下会不会出问题。
结果呢,挑战结束,发动机一点事儿没有,运转得非常平稳,而且测算下来,平均一个小时的油耗才0.72升,这比夏天开个大功率的空调还省油。
这种全程直播的测试,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词都来得实在,它就像在告诉你:“你看,我这车的心脏,就是这么结实,经得起折腾。”
第二个例子是针对他们MPV车型库斯途上的那个“零重力座椅”。
这种座椅坐着是很舒服,但很多人会担心,这么舒服的东西会不会很娇贵,用久了会不会坏?
北京现代二话不说,直接也搞了个公开测试。
他们用机器控制这个座椅,在100个小时里,不停地来回调节,升降、放倒、收起,总共折腾了一万次。
整个过程也是公开的,大家都能看到。
结果呢,一万次折腾下来,座椅还是跟新的一样,没有变形,没有松垮,调节起来依然非常顺滑,一点噪音都没有。
这就说明,北京现代在这些你看得见的高科技配置背后,那些你看不到的机械结构、材料用料上,也是下了真功夫的,不是只做表面文章。
这种不玩虚的,直接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在现在这个信息真真假假满天飞的时代,显得特别有力量。
它让人们绕开了那些复杂的参数和听不懂的术语,直接看到了产品的底子有多硬,这种信任感,是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换不来的。
当然,光有好的产品,自己闷头造也不行,还得让更多人知道。
北京现代这次销量的增长,也离不开一套打得非常准的组合拳。
首先,他们在战略上想得很清楚,提出了一个“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口号。
这不只是喊喊而已,它意味着北京现代正在花更多心思去研究中国人的用车习惯,开发更适合我们本土市场的产品。
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向新能源转型,比如他们即将推出的一款纯电动SUV,叫EO(ELEXIO),就是用他们最擅长的全球统一的安全标准来打造的,这正好解决了很多人想买电动车,但又对安全和质量不放心的顾虑。
其次,在和用户的沟通上,他们也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他们没有一头扎进“价格战”的漩涡里,跟别人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做了很多有温度的事情。
比如,组织车主们一起去看足球比赛,搞个车友会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像朋友一样交流。
再比如,遇到一些地方有暴雨之类的极端天气,他们能很快地推出一些免费检测、维修优惠的贴心服务政策。
这些举动虽然不大,但却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温度的品牌,不只是个冷冰冰的卖车机器。
有了扎实的产品做基础,再配上这样一套聪明的市场策略和有人情味的沟通,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变好了,和用户的距离也拉近了,再加上在各地举办的车展活动和一些有吸引力的政策,就精准地打动了那些正在考虑买车的消费者。
而销量的持续增长,对于那些卖车的经销商来说,也是最强的定心丸,让他们更有信心去推广这个品牌。
所以说,这次北京现代销量的大幅增长,真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它更像是一个信号,说明在经历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概念和宣传之后,汽车市场正在回归它应有的样子。
它告诉所有的汽车厂家,把车造得安全、可靠、耐用,这个基本功永远不能丢。
它也告诉我们消费者,我们的选择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和成熟。
而对于北京现代自己来说,这1200万的庞大老用户群体,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当这些已经对品牌建立起信任感的人们,未来想要换一辆新能源车的时候,一个他们熟悉并且信赖的品牌,自然会成为他们的优先选择。
这为北京现代在未来的发展中,无论是继续做好燃油车,还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车,都铺平了一条坚实而宽阔的道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