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这玩意儿,2024年卖得不太行啊。
数字一出,不少人挠头:怎么回事?
明明现在车子比以前跑得更快、功能更多,怎么销量反而掉链子了呢?
4000万辆,跟2023年的近5000万辆比,这差距,肉眼可见啊。
要说原因,还真不是电动车自己不争气。
政策这根指挥棒,挥舞得有点眼花缭乱。
新国标一出,大伙儿换车的积极性那叫一个高。
超标车?
淘汰!
换新!
结果几年下来,市场需求被提前透支了。
有些地方一看苗头不对,赶紧延长了超标车的过渡期,得,这下更多人选择继续骑老车,新车销量自然就受影响了。
政策变来变去,也让人心里没底。
一会儿整治违规停放,一会儿又研究新国标修订,这新标准还没落地,大家伙儿都攥着钱观望,谁也不想当冤大头,万一刚买的车又成“超标”了,那可就亏大了。
2024年11月1日,锂电池、充电器又来了新标准,这一下,商家也懵了,有些地方甚至没车可卖,这生意还怎么做?
除了政策,产品本身也有些问题。
续航里程,厂家宣传得天花乱坠,可实际骑起来,尤其到了冬天,那电量掉得比谁都快。
本来想着能跑100公里,结果实际也就七八十公里,冬天更惨,打个五折都算好的。
这要是跑长途,心里真没底。
还有空间设计,很多电动车连个标准外卖箱都装不下,外卖小哥为了送餐,只能自己动手改装,可这又违规,被交警抓到还得罚款,真是两头为难。
有些厂家,一味追求高大上,给电动车装上大屏幕、语音控制,搞得跟智能手机似的。
可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真有多少人用得上?
还不如把心思放在实用功能上,比如储物空间大一点,骑行更舒服一点,防盗更安全一点,这些才是大家伙儿真正在乎的。
电动车市场现在也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有些城市不让骑电动摩托车,这部分人的需求就没办法满足了。
电动自行车虽然比以前好多了,但速度、续航、载重还是比不上电动摩托车,有些人干脆就选择其他出行方式了。
厂家以后得琢磨琢磨,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的车型,比如专门跑长途的、专门送外卖的、专门城市通勤的,别搞一刀切。
还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能省则省,把钱花在刀刃上,提升电池续航、改进空间设计,这才是正道。
电动车这市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想活得好,还得内外兼修,既要政策给力,也要产品给力。
路还长,且行且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