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袭人,2025年的国内摩托车市场,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霜雪覆盖。
销量下滑,市场萎缩,一片肃杀。
就在这片低迷的景象中,一股强劲的暖流,10月11日,从四川资阳涌动而出——凯威MBP西南生产基地的投产,如同一声惊雷,划破了沉寂。
当发动机的轰鸣奏响序曲,舞台上的车轮开始转动,标志着这个占地138亩、四川省内最大的两轮车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挺进运营。
来自全球40余国、国内25省市的近500位经销商和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这不仅仅是一个新厂房的落成,更是凯威MBP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本土建立的首个自主生产基地。
过往,它凭借“借船出海”的模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驰骋,年销量逾55万辆,成绩斐然。
然而,“无厂论”的质疑声,始终如影随形,伴随着这个在海外市场已然站稳脚跟的品牌。
此次资阳新工厂的启用,正是凯威MBP从“轻资产”的代工模式,向“重资产”的全产业链自主迈出的关键一步。
有人或许会问,为何偏偏是此时,为何选址资阳?
这并非偶然。
我们必须承认,国内摩托车行业当前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内卷”: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白热化,产能过剩的阴影笼罩。
许多缺乏海外市场根基的品牌,已然步履维艰。
而凯威MBP,凭借其早已构建的全球销售网络,走出了一条“以外养内”的独特道路。
海外市场的稳健收入,为国内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这是一种怎样的战略智慧?
好比在风雨飘摇之际,依旧能凭借远航的积蓄,在本土稳固根基。
资阳,这个地处西南、毗邻重庆、西接成都的地理位置,本身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当地在土地、政策以及产业链配套方面,都为MBP的落地提供了沃土。
这座工厂,不仅是服务国内市场的战略支点,更是凯威全球供应链网络中,辐射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的重要枢纽。
它预示着,中国制造的力量,将借助MBP的翅膀,飞得更远。
去工厂实地探访,才真正感受到其规模与潜力。
目前,这里已部署了大排量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两条生产线,日均产能可达300台。
放眼2026年,这一数字有望跃升至15万至20万台。
更令人瞩目的是,配套的发动机厂、车架厂等核心零部件生产线也正在同步推进,一个集研发、核心部件制造、整车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正在资阳加速形成。
谁能想到,MBP的产品线远不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甚至电动四轮小型货车,也都在其涉猎范围内。
在试驾场地,各款MBP车型琳琅满目,媒体同行们玩得不亦乐乎,那一派热闹景象,仿佛是对市场低迷最直接的回应。
工厂副总经理张勇透露,未来还将逐步引入机器人装配系统,构建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体系。
这意味着,MBP正逐步摆脱对外部代工的依赖,牢牢掌握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这是一种怎样的决心?
就好比一位沉淀多年的武林高手,决定不再依赖外力,而是要打磨出自己的绝世神兵。
在深入了解MBP生产基地的运作时,我们不妨也梳理一下凯威集团旗下几大品牌之间的微妙关系。
凯威(Keeway),作为1999年中国人创立于匈牙利的跨国摩托车企业,拥有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更是意大利贝纳利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MBP(Moto Bologna Passione),这个源自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品牌,专注于摩托车的设计研发,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其在重庆摩展上发布的Finder ADV系列T352X、T502X以及Catalyst F352街车,都展现了其不俗的实力。
而摩比德利(Morbidelli),则是一个拥有辉煌赛车历史的意大利老牌,曾四度问鼎世界摩托车锦标赛125cc组冠军,更是贝纳利的长期伙伴。
2024年,凯威集团将其纳入麾下,并计划重返Moto2/Moto3赛事。
这三者之间,形成了“欧洲研发,中国生产,全球销售”的协同模式。
资阳工厂不仅是MBP的生产心脏,也将承担摩比德利的部分车型制造任务,甚至可能为高金、兰美达等其他合作方提供产能支持。
MBP在资阳工厂的投产仪式上,已明确了产品多元化的战略。
未来,其产品线将从现有的踏板与街车,拓展至拉力、巡航、复古等多种风格,并积极拥抱新能源领域,甚至涉足电动三轮、四轮车型。
摩比德利的赛道回归,更是为MBP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基因与品牌价值。
从昔日V8发动机的荣耀,到未来MotoGP赛场的重塑,这个意大利品牌的传奇,将在MBP的新工厂中焕发新生。
那么,MBP的入局,为何能在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之路?
笔者的经验是,其全球销售网络反哺国内市场,是其最犀利的“杀招”之一。
它无需完全依赖国内市场的起伏生存,这使得它在产品定价、品牌塑造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耐心与灵活性。
再者,技术与品牌的双重驱动,通过战略性的收购与合作,MBP整合了欧洲顶尖的设计理念、赛事技术以及智能制造能力,构筑了坚固的竞争壁垒。
这次资阳新工厂的投产,更是MBP实现产业链自主化的关键一步。
它标志着MBP正从一个单纯的贴牌制造商,蜕变为一个拥有自主生产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品牌。
这对于在中国市场搏击的它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说,凯威MBP资阳新工厂的启用,是其全球化战略在中国本土化落地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它宣告了“借船出海”的代工时代落下帷幕,取而代之的是“造船出海”的自主制造新篇章。
在中国摩托车产业面临深刻变革的当下,MBP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而资阳,正是这条崭新征途的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