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换帅!擎旗奋进,三招就能破局?

2025年8月7日,当高洪祥从李进手中接过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的任命书时,他接过的更像是一枚进入倒计时的定时炸弹,距离2028年5月13日合资协议到期仅剩1013天,而他的任期被精准锁定在2027年12月31日。

这位在发动机领域钻研二十年的技术派,突然被推到了悬崖边:要么用28个月挽救这个曾经年销78万辆的合资巨头,要么成为广汽三菱、广汽菲克之后又一场“合资葬礼”的主持人。

广汽本田换帅!擎旗奋进,三招就能破局?-有驾

高洪祥的名字在汽车圈并不如李进响亮。 李进是典型的“合资运营专家”,在广汽体系内摸爬滚打20年,主导过广汽菲克的渠道整合,却始终没能在新能源转型中撕开突破口。 而高洪祥的履历里只有一行关键信息: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深耕动力系统研发二十载。

这种人事更迭被业内称为“从市场操盘手到技术指挥官的切换”。 微妙的是,本田刚宣布将2030年纯电销量目标从30%下调至20%,转而押注混动技术,而高洪祥在丰田主导的正是TNGA架构混动系统。 广汽集团这一招“以日系技术反哺日系品牌”,在合资史上还是头一遭。

广汽本田换帅!擎旗奋进,三招就能破局?-有驾

广汽本田的困境早已不是秘密。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5.46万辆,同比下滑25.63%,乍看比2024年降幅收窄,但拆解结构后触目惊心:雅阁和皓影两款燃油车扛起82.5%的销量,而4月上市的纯电SUV本田P7三个月仅卖出745辆,不及比亚迪海豹一周的销量。

更残酷的数据藏在角落里:2019年飞度年销11万辆,如今月销不足千台;曾月销2.7万辆的“神车”缤智,已跌出细分市场前十;冠道自2016年上市至今未换代,且仅有纯燃油版本。 当“利润奶牛”集体断奶,所谓燃油车基本盘彻底沦为幻影。

技术路线的误判将危机推向深渊。 本田的e:N纯电架构2024年才落地,比比亚迪海豹、深蓝SL03等竞品晚了18个月。 供应链人士透露,其电池包能量密度仅160Wh/kg,而国产竞品普遍突破200Wh/kg,这种代际差距直接劝退了消费者。

广汽本田换帅!擎旗奋进,三招就能破局?-有驾

高洪祥的空降恰逢广汽集团“番禺行动”改革关键期。 集团旗下埃安7月销量破4万辆,但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两大合资板块持续失血,后者上半年销量甚至不到广丰(34.47万辆)的一半。

中日股东的分歧在续约谈判中暴露无遗:东风本田合资期已延至2043年,而广汽本田续约条款至今悬而未决。 日方希望延续燃油车利润模式,中方则强推电动化转型。 高洪祥的使命,就是在双方拉扯中寻找平衡点。

广汽本田换帅!擎旗奋进,三招就能破局?-有驾

讽刺的是,广汽丰田已通过本土化策略打开局面:铂智3X销量破2万,第五代THS混动系统稳定输出,甚至计划推出增程车型。 而本田仍坚持“技术主导权”,在上海车展强调全球标准,而非本土适配。

业内普遍预测,新管理层可能打出三张牌。 第一张是“借船出海”:加速导入北美畅销的Prologue纯电SUV,规避本土化研发周期。 但风险在于,此前本田中国推出的“烨”品牌已因本土化不足惨败。

第二张是“技术输血”:借用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技术,短期内提升现有电动车型竞争力。 这招直指电池能量密度短板,但需突破本田对技术话语权的执念。

广汽本田换帅!擎旗奋进,三招就能破局?-有驾

第三张最激进:将皓影等主力车型全面插混化,复制比亚迪DM-i路径。 这需要推翻现有动力总成架构,而28个月的倒计时已不允许试错。

历史总在重演。 2022年郑衡卸任时,广汽本田年销74万辆;三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可能跌破40万。 一位离职工程师的感慨点破现实:“当飞度不再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当雅阁被汉EV抢走商务客户,换帅只是开始,刮骨疗毒才刚揭幕。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