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的道路上,比亚迪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为用户带来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近日,比亚迪「天神之眼B」智能驾驶系统再升级,新增高速收费站自动通行(ETC通行)功能,实现了从城市道路到高速公路的智能驾驶全链路贯通,彻底解决了智能驾驶在收费站场景需人工接管的痛点。
ETC通行,智驾体验再升级
高速公路收费站因其复杂的交通环境和无标线广场,一直是实现全程智能驾驶的技术难点。比亚迪「天神之眼B」ETC通行功能,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和算法,能够在收费站场景下感知并构建环境信息,规划行驶路径,识别ETC通道位置,判断抬杆状态,并控制车辆以合适的速度安全通过闸口,实现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三大底气,构建技术护城河
比亚迪「天神之眼B」ETC通行功能的实现,并非偶然,而是“数据-人才-制造”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的结果。
数据优势: 比亚迪拥有中国大的车云数据库,每日产生超2PB的驾驶场景数据,涵盖238类复杂场景,为算法迭代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
人才优势: 比亚迪组建了全球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5000余名智驾工程师中,32%拥有博士学历,主导开发的BEV感知算法准确率达99.2%,引领行业水平。
制造优势: 依托全球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实现智驾硬件模块化生产,将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成本降低42%,推动高阶智驾功能向更多车型普及。
技术创新,破解收费站难题
比亚迪通过三项技术创新,破解了收费站场景的智能驾驶难题:
多模态环境感知: 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800万像素摄像头数据,实现收费站顶棚、栏杆机等17类静态物体的毫米级定位。
决策算法优化: 采用强化学习框架训练的路径规划模型,能在0.8秒内完成从环境感知到动作输出的全链路决策。
人机共驾设计: 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主动接管时,会通过座椅震动与HUD投影进行渐进式提示,确保控制权平滑过渡。
未来展望,引领行业发展
比亚迪「天神之眼B」ETC通行功能的实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技术追赶转向标准制定。随着百万辆级智能电动车持续采集数据,五万名工程师不断优化算法,这场由数据驱动的智能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人类未来智能驾驶出行的全场景变革。
首批车型,即将体验
比亚迪「天神之眼B」ETC通行功能将于7月初通过OTA方式,首批在腾势Z9GT及Z9车型上启用,后续将扩展至更多比亚迪车型。相信这款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智能驾驶系统的竞争力,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