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得飞快,但随之而来的“智驾”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有些司机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竟然敢在车上睡觉、看手机,完全把安全抛到脑后。这种行为不仅危险,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最近,有消息说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计划出台一系列针对“辅助驾驶”的新监管措施,其中DMS(驾驶员监测系统)的强制使用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DMS呢?简单来说,DMS就是一套能实时监测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注意力分散或其他危险行为的系统。早期的DMS多采用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属于“被动式”监测。比如,通过方向盘扭矩传感器判断驾驶员是否握持方向盘,或者结合车辆行驶轨迹的异常变化来推测驾驶员状态。
现在,主流的DMS系统已经升级为“主动式”视觉感知方案。这类系统通常搭载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眼球追踪和AI算法,精准捕捉驾驶员的面部特征、视线方向、眨眼频率等关键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及时发出警报,甚至采取限速、靠边停车等措施,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不过,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智能驾驶领域出现了不少乱象。有些车辆虽然配备了DMS,但却以“隐私”为借口,在摄像头上做物理遮挡,甚至允许用户禁用DMS。这样一来,驾驶员就可以通过简单欺骗方向盘的方式,肆意妄为,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相关法规做强制约束,另一方面是某些车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销量),故意纵容这种行为。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因误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激增了217%,其中46%涉及驾驶员睡觉、玩手机等危险行为。
现在,辅助驾驶新规呼之欲出。据悉,相关部门正建议出台一份执行细则,明确规定DMS关闭情况下不得启用领航辅助;无DMS、DMS不完善的车型,必须立即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禁用领航辅助功能。这一举措旨在从源头上杜绝因DMS缺失或失效导致的安全隐患,让智驾真正回归辅助的本质。
一旦这个细则施行,将标志着相关部门对辅助驾驶监管措施调整力度的增强。这不仅有助于规范车企行为,提升产品安全性,还能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树立安全驾驶意识。
相信在这样的新规约束下,智能驾驶将朝着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真正的便利与保障。届时,目前网络上对于“智驾”问题的争议,也将告一段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