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说到比亚迪,大家脑子里会蹦出几个词?新能源,电动化,价格屠夫,还有那台把特斯拉打到“让利促销”的汉EV。可这回,方程豹钛7一出来,突然把标题改成了“大五座天花板",说实话,多少让我有点懵——“天花板”两个字,轻易不能往自己脸上贴,是不是“越自信越需要验证”?
我自己有时候就在想:现在这个车市,光有一个噱头管用吗?中国人买车越来越理智,哪怕宣传做得天花乱坠、哪怕价格打到骨折,大家还是掂量半天,再在配置表上一行一行扒拉。当然,17.98万的起售价,按比亚迪一贯风格,这价位图的肯定不只是动力和配置,更是牌面、空间,和能不能撑得住"家用"这俩字。可问题来了:什么叫家用?什么时候硬派SUV能家用?比亚迪闯的这条大河,到底有没有水?
首先,方程豹这个系列其实我理解,就是比亚迪想杀入更高阶圈层,造点不同于自家的普拉斯、汉这些“卷得快贴地皮”的爆款。得让用户说:你看,比亚迪不只有电动车大妈,硬派我也行。买车这事,很多人都是“面子工程”:有些咬咬牙买了BBA,看见邻居换了更大的国产纯电,会不会心动?说白了,咱中国市场常年三代同堂出门旅游、又舍不得孩子挤,买SUV要空间、要气场,但又怕自己年纪渐长失了操控感,有谁不想“三代同堂坐着舒服出去格调还高"?
于是,钛7出来摆明了向你展示:近5米车长、2米车宽、70.9%“得房率”,乘员舱3.3米,满脸都是“空间王者”、“与众不同”。什么叫得房率呢?就是你买个房,看70%能用上,剩下30%在物业那白交管理费?谁愿意啊!现在买车,你根本不想花钱糊弄虚有其表,尤其中国消费者,对“空间利用”天然敏感。市面上很多SUV表面大,实际后排座椅立那,腿一伸就顶前座、储物箱塞俩包就满格。这钛7敢把得房率写进宣传语,既是自信也是试探市场耐心。
但问题在于:当你想把“家用”和“硬派"融合,你得绕过很多用户的心魔。别人说硬派SUV,大家瞬间就斜起眼:“不省油”“开着累”“天天修”。结果你又和“舒适”、“智能”这些家用标签撕扯。这次比亚迪直接上狠货,就差开着钛7开到你小区门口拉个横幅:全车座椅通风加热、真皮舒芙蕾、26寸抬头显示、大平板、20个扬声器,不就怕你家里娃喊闷?老人说路噪?还是怕丈母娘来坐车直夸?而且有意思的是,配置是标配的,咱中国人最爱这种“我买最丐的,也有面子"。
但也别忘了,现在一辆好车,早不是“皮实耐用"那一套,你得有够炫的“智能”标签。又是DiPilot300、天神之眼、无人机模式、智能生态扩展儿童、宠物椅,仿佛告诉你:“你不是开车,是玩一台大号智能穿戴设备!”就现在这股车坛技术风,开不了无人机出不了热搜,感觉都对不起自己“创新企业”四个字。这回钛7把无人机上了,从配置上是抢噱头,从实际说是测试用户的“炫技消费承受力”。我就想问一句:多少人真的天天开无人机?不过归根结底,说不好就是有一批人真愿意为了“新奇”买单,那你比亚迪敢出我就敢尝鲜。
说回正题,钛7最狠的杀招,还是那12项地形模式和全速域轮端解耦技术。直白点说,就是你平时开两驱省电省心,要是赶上泥地、雪地啥的,一脚油门自动切四驱,还不用你瞎操心。这点我服,比亚迪真琢磨透了城市用户的心理:既要平时优雅如轿车,又要偶尔撒点野、出去嗨,这样的场景落到实处够用。以前买硬派SUV的人图啥?图“可以上山下河”,但绝大多数一辈子没真下过河。现在比亚迪算是把“无忧心理”做到极致,把各种“站在技术制高点”的词翻来覆去讲——云辇-C阻尼、预瞄底盘,听着唬人,但就是让你开着波澜不惊。
这背后其实反映一个新的消费倾向:中国人对于“有点不一样”的产品越来越感兴趣。但这份兴趣有个前提:“不能掉价”。你不能让我17万起买一台将来老被调侃“不如合资五菱”?空间得大,智能得酷,开出去得新鲜,最好亲戚都围观,老婆夸孩子喜欢。一台钛7做了这个突破,也算有野心。
我倒更想追问的是,比亚迪葫芦里卖的到底什么药?是把现在20万内SUV市场彻底搅浑、挤压老牌合资的生存空间?还是给自己的品牌附加“高科技”“高舒适”的标签,为更高端的产品先打样?再或者,这其实是比亚迪替代以前丰田普拉多那类“多场景、多身份”的车主——一台车既能办公、家用又能冒险、旅行?说实话,我觉得这思路本身就很中国很聪明。外国人买车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中国人就指望一台车满足全家老小,一年四季全部诉求,所以才有这“多配置,多场景”的奇特产品逻辑。
但理智一点的声音也得有。近几年自主品牌加码做高端,结果不少产品“价格到位了,细节跟不上”。你配置写得天花乱坠,品控做不到位,一出点小毛病就被放大十倍。用车体验、售后链条、真实可靠的快修保障这些,都比销售高举高打来得真实。更别说新能源汽车时代,“三电系统终身保修”看着诱人,但真正消费者更关心的是——电池掉没掉电,现实续航打几折,换电池要不要拆半个底盘,万一有问题能不能免费到位?这些口碑才是硬核的“家用硬派标配”。
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比亚迪这回识别用户诉求是真准。金融贴息、置换补贴、舒享包,无非是解决“买得起”,再抛个高配试驾,让体验感直接拉满。再把质保亮出来,算是彻底打消疑虑。你说这路数是不是和当年“家电下乡”一个路数?——先让你买着心里爽,再让你开着无后顾之忧。
那么,看完这一圈,我们是不是该扪心自问: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已经内卷到这个份上,拼到最后,到底什么决定你买哪台?是配置、价格、售后体系,还是那一瞬间“全家人满意”的仪式感?又或者,被这么一台看似“什么都有”的SUV种草,是不是咱中国汽车消费观的缩影——既要面子、要里子、要性价比、还要一切极致体验?
我想啊,“大五座天花板”这四个字,没人能一骑绝尘。方程豹钛7做得不错,颜值、空间、配置、技术含量都有,但它要想真的封神,终究还靠万千车主的日常体验来验证。一层天花板总能被后来人穿破,只有不断接地气、不断与人性和市场拧合,最终一点点盖起属于中国家庭真正“理想”与“现实”结合的那一座“大屋”。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所以下次路上看见钛7,你会不会停下来多看两眼?会不会想象全家坐上去吹空调听音乐爬野山?还是一抬头叹气——现在的中国车市,还真得看比亚迪们“卷”到哪儿才算完?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