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早上在路上,看到一辆理想汽车缓缓停在路边。车门打开的瞬间,我靠近一看,屏幕上的远程召唤按钮还亮着,但点进去提示暂时暂停服务。心里瞬间有点儿意外——他们说的那个全行业第一个远程召唤能实现随叫随到的功能,就这么点了?我惯性问身边的朋友,他是个汽车维修工:你觉得这功能真正出问题,还是就纯粹新技术坑爹?他笑笑说:估摸着跑路快的技术,不一定稳。反正我也没细想过,可能技术其实还没成熟就急着推信息。
按理说,理想这次的VLA远程召唤技术,属于用AI大模型帮忙一类的事情——其实从研发角度讲,就像开车要不断试错,反复调试,才能逐步贴近用户预期。可惜,这技术牵扯的层面远不止车内操作那么简单,到底算合规?这个很难说。监管部门不像写代码那么直观,有时候还得瞎猜:你这个功能,有没有可能玩出安全漏洞?车子在地下车库里卡死,派人送救援不就得闹笑话?
我估算了一下,如果真的日常用到,远程召唤的百公里油耗和电费成本(调研+自己试乘试驾样本少,体感),大概折算成实际燃油只有4-6升/百公里(以这个科技辅助比喻:就像打个车,司机临时征程,路上等候的时间也算进去)。加上硬件的成本和后续维护费,理想想把这系统普及开来,实际上就是给车企添了保险+优化。真正能遇到的问题,是信号延迟和避障精准度:要是在繁忙地铁感应区突然掉线或识别失误,车子照样可能撞墙/撞车,但这好像就和拿一根棒子弹一枪一样美妙。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里面写了一段:智能车载系统的安全边界在哪里?突然发现,这是个奇怪的点:技术越落地,责任越难划分。车企们到底得承担什么责任——出个Bug,还是被监管部门拉黑?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我查了一下,官方回应里说会分批推送,其实背后逻辑是试点范围有限,验证不过关就推迟。这也是现实——研发不是走了直线,而像这次调试过程一样,常常像弯弯绕绕,难说哪次是真的成功。
问题来了——你说车主会相信这个自动召唤功能彻底安全么?我认识一家修理厂老板,他说:现在的车,更像是‘半成熟’的智能设备,有时候自家手机里的导航都还偶尔跳闪。这让我感觉,技术真正成熟得要多久?是不是得等下一次新车风潮结束后,行业才会慢慢稳定下来?安全门槛一高,创新速度是不是就会慢下来?这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平衡。
我还想到个问题:理想真的领先行业,还是仅仅刷存在感?技术再牛,用户的信任才是最大的货币。你怎么定义远程操控的安全?这么复杂的系统,其实我觉得还是要多点耐心——也不只是车企的责任,监管部门、用户的期待,都得磨合。
刚才和一个朋友闲聊,他说:最烦的不是新技术,而是用起来麻烦。我点头,也觉得用车越来越像链接第一,体验第二。许多新功能,徒有形式,用户惯还没建立,突然就被叫停,那心情真是满满的落差。
对比另一款同价位车,比如某些自主品牌早就没去搞那么高端的远程召唤,却在基础的安全、可靠性上更打得过。你不觉得么?有时候,咱们不失然的追逐未来感,反而忽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个功能的复杂在于,它背后涉及很多公共安全的考虑——这并非一句技术好就能解决的。
话题一转,突然想问——你觉得如此高端的功能,用户到底期待它多稳?享受未来还是安全第一?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数还是觉得别太炫,稳当点。你看,如果用了几年,功能还是容易掉链子,不就浪费钱吗?
说到浪费钱,这让我又想到:投入这么多研发费,实际上就像在苗圃里不断培育树苗,时机成熟,才能长出壮树。理想可能还在试错,但我更喜欢那种敢玩的精神。只下一次可能是真死的狠,如果没有充分的测试和合规准备,结果就会像这次一样折腾。
我还在想:未来的车,到底会不会变成跟手机差不多——随时随地都能一键启动、召唤?可关键是——你敢用么?其实我挺担心,咱们还在试用阶段的技术,会不会像早期的大宽屏一样,后来发现用多了反倒觉得怪。
这绝对是个长远看——但短期之内,车企要面对的,是用户信任这个最大难题。没有那份确信,哪怕是再牛的黑科技,说到底也只是玩具。这让我也怀疑:我们这些爱折腾的行业人,真的是为安全拼了,还是只是在赶热潮,追速度?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果未来技术无限推进,但实际场景里,规矩和监管不跟上,这车还能玩出什么花样?还是得让人心里有底。可事情就像买房,能不能住得安稳,除了硬件,最重要的还是门槛、法规。
如此一想,我还没想好这功能到底会不会更好用点,还是会变得更复杂。大概就像刚买的那辆理想,亮点多,BUG也不少。真要说,技术越聪明,反倒越得学怎么听话。这个听话的能力,可能比技术本身还重要。
噢,说到这里,我还记得一位同行说过:我宁愿便宜点,车子能跑就行。其实人心底最简单的愿望,就是用得放心,不要每次用这东西都想着会出事。
莫非,未来车的安全和体验,还得靠无声的守护者——那些背景里不断调试、改良的工程师们?他们会不会也觉得,自己像是在藏在暗处,偷偷修补漏洞?
我知道,技术没有完美,但我很期待它更聪明、更安全。只是,下一次被举报暂停的时候,又会看到哪个细节被忽视?这其实都在涨姿势——但愿别让我们看花眼,反倒变出个新麻烦。
这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观察那辆理想的尾灯,灯光闪烁几次,像个哨兵一样盯着周围。如果它有思维,是否也会担心:我的安全到底靠谱?还是就像这个科技圈,永远都在试试就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