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李斌谈高端,跟随者难成功,创新才是王道

最近,关于蔚来汽车的消息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又成功拿到了70亿人民币的投资。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这家公司从成立到现在,里里外外融到的钱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500亿,这个数字听着就让人咋舌。

可与此同时,我们听到的新闻里,蔚来似乎也一直在亏钱。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不断地“烧钱”,一边是资本市场的大佬们还愿意持续不断地把钱投进去。

蔚来李斌谈高端,跟随者难成功,创新才是王道-有驾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这位被称为“中国最能融资的男人”,他到底是凭什么让那么多人相信,他正在做一件能成的大事?

他那句“跟随者做不成高端”,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底气和逻辑?

咱们先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说起,就是蔚来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李斌自己打过一个很实在的比方:你不可能指望花5万块钱的成本,造出来一台宝马级别的车;同样,你也不可能用一个月5千块的工资,请来全世界最顶尖的工程师。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把“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摆在了台面上。

蔚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做那种几万块钱、满大街跑的代步车,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去挑战那些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盘踞多年的老牌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BA。

要想跟这些“百年老店”掰手腕,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

这意味着从汽车的设计、研发,到使用的材料、生产的工艺,再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顶级的。

这些东西,哪一样不需要真金白银地往里砸?

所以,蔚来之所以需要这么多钱,根源就在于它选择了一条最难走,也是投入最高的路——打造一个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汽车品牌。

蔚来李斌谈高端,跟随者难成功,创新才是王道-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志气,就是我们不光能造便宜实惠的车,我们也能造出在技术、品质和体验上都能跟国际巨头正面抗衡的好车。

那么,光有钱就够了吗?

显然不是。

如果只是简单地堆砌最好的零件,那最多只能算是一个“组装厂”,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品牌。

李斌和蔚来真正想做的,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建立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彻底改变用户和汽车之间的关系。

过去我们买车,基本上就是去4S店,交钱、提车,之后除了保养维修,跟厂家就没什么联系了。

这是一种冷冰冰的交易关系。

但蔚来想做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持续的连接。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遍布各大城市的蔚来中心,也就是NIO House。

去过的人都知道,那地方根本不像个传统的汽车销售店。

蔚来李斌谈高端,跟随者难成功,创新才是王道-有驾

你走进去,更像是一个高端的会客厅或者咖啡馆。

里面有舒适的休息区、有给孩子们玩的乐园、有可以看书的图书馆,甚至还有可以让你开会办公的地方。

车主们没事就可以过去坐坐,喝杯咖啡,跟其他车主聊聊天,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这样一来,车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了,它成了一个纽带,把一群有着相似品味和追求的人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群。

蔚来卖的不仅仅是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归属感。

这种用户黏性,是花多少广告费都很难买来的。

更进一步说,李斌甚至在公司上市的时候,拿出了自己相当一部分的股份,成立了一个用户信托基金。

这意味着,用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公司的“主人”之一,可以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

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把“用户至上”这个理念做到了极致。

当用户感觉自己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这个品牌的参与者和共建者时,他们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去维护这个品牌,去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它。

这种口碑的力量,远比任何华丽的宣传都来得有效和真实。

蔚来李斌谈高端,跟随者难成功,创新才是王道-有驾

说完了服务和社区,我们再回到产品本身。

李斌反复强调“原创性”,认为这是高端品牌的灵魂。

在汽车行业,特别是智能电动车这个新赛道上,如果你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人家做什么你学什么,那你永远只能是个二流角色,消费者凭什么要花更多的钱买你这个“模仿者”呢?

所以,蔚来从一开始就坚持要做一些别人没做过,或者不敢做的事情。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们的“换电”技术。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电动车企业都在想办法把充电桩铺得更广,让充电变得更快。

但蔚来却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投入更大、技术更复杂的路——给车换电池。

就像我们以前给功能机换电池一样,开进换电站,几分钟之内,一个机器人就把没电的电池换下来,再装上一块满电的。

这个体验,甚至比去加油站加油还要快。

它一下子就解决了电动车用户最大的两个焦虑:一个是充电时间太长,另一个是担心电池用久了会衰减。

而且,基于换电,蔚来还推出了“车电分离”的购买方案。

蔚来李斌谈高端,跟随者难成功,创新才是王道-有驾

也就是说,你可以只买车架子,电池用租的,每个月付租金。

这样一来,一下子就降低了十几万的购车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得着高端电动车。

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是一种真正的原创。

如今,遍布全国的换电站网络,已经成了蔚来最坚固的“护城河”,是其他品牌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制的独特优势。

当然,走这样一条路,注定是充满挑战和质疑的。

李斌也坦言,创业本身就是一件要承担巨大压力的事情,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才能看到回报的行业。

他把这个过程比作“结硬寨,打呆仗”。

意思就是,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搞什么一鸣惊人的“大招”,而是要像古代打仗那样,稳扎稳打,把自己的阵地建得牢固,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换电站的建设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一个地建,虽然慢,虽然笨,但每建一个,基础就更扎实一分。

他认为,很多时候企业失败,不是大方向错了,而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摇摆不定,来回折腾,最终耗尽了资源和信心。

所以,当我们回过头再看蔚来不断融资这件事,或许就能有更深的理解。

这些钱,并不是被随意“烧掉”了,而是被精准地投入到了构建高端品牌所必需的几个核心领域:一是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打磨,确保产品力始终领先;二是创新的用户服务体系和社区建设,建立独一无二的用户关系;三是像换电网络这样的底层基础设施,构筑别人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资本市场之所以愿意持续下注,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蔚来这套完整且自洽的商业逻辑,以及李斌作为创始人的那种坚持和远见。

他们投资的,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更是一个可能在未来重新定义豪华汽车标准的中国品牌。

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它的确指向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