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 Ultra配了三颗芯片后,广州天河城地下五层那个螺旋坡道终于有车能闭眼过了
说个邪门的事儿。上周在天河城地下五层倒车,旁边停了台X9 Ultra,车主坐副驾刷手机,方向盘自己在那儿打。我寻思这哥们儿艺高人胆大,结果人家连眼皮都没抬——无保护掉头、对向远光灯糊脸、外卖小哥横穿,车自己刹停、转向、闪灯一气呵成,整个过程0.7秒。我当时油门都踩错成刹车了,反应时间至少得1秒4。后来才知道,这车脑袋里塞了三颗图灵芯片,2250TOPS算力,相当于把28台理想L9的脑子绑一块。说白了,别人的辅助驾驶还在“看清楚再说”,它已经把你后三步的骚操作都预判完了。
这三颗芯片可不是简单堆料。单颗750TOPS,功耗才65W,跟奥林X那种180W的电老虎比,省电得跟过日子似的。关键是小鹏把720亿参数的大模型削成28亿“车用简配版”,每帧只激活12%的神经元,剩下88%算力歇着。广州夏天42度堵车两小时,别的车风扇呼呼转,X9 Ultra靠自然风冷就稳住65度,车里比副驾补口红的动静还安静。这种设计思路,多少有点工科生省钱的劲头——够用就行,别整那些虚的。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它那套VLA大模型。号称用一亿条真实行车视频训练出来的,覆盖人类司机六万五千年才能遇到的极端场景:深夜渣土车掉钢筋、隧道口横风加积水、小孩从校车车头蹿出来……每天云端自己跟自己下棋,跑500万公里。深圳南坪快速上,它提前2.1秒预判到旁边货车要爆胎,自己往左偏了0.4米,爆胎钢圈擦着右后视镜飞过去,车里矿泉水瓶液面倾斜不到5度。这事儿要是搁人身上,估计方向盘早就打飞了。
城中村那种2米3宽的破路,两边荔枝摊、空调外机、斜停的三轮车,X9 Ultra也能钻。它把激光雷达密度调到0.1度,连悬挑雨棚的竹竿、突出3厘米的车把都能认出来,横向控制精度正负5厘米,比你自己倒车入库还准。番禺员岗村那5.3公里村道,全程零接管,平均接管里程从行业标准0.8公里直接飙到10.4公里,13倍的提升。这种地方能跑成这样,多少有点欺负同行的意思。
更绝的是拔掉导航也能开。呼伦贝尔草原那种没铺装的路,车道线被牛羊踩烂了,它靠车辙印继续巡航37公里,方向盘修正幅度正负1.2度,副驾拿长焦拍野马都不带抖的。这技术说白了就是把车道线、路沿、草皮边缘、车辙印全当成“能走的边界”,实时拼出200米虚拟车道。有点像老司机凭感觉摸路,只不过人家是靠算法。
动力系统也有点门道。63.3度电池加60升油箱,综合续航1602公里,比理想L9多302公里,电池反而小4度电。秘诀在于42.8%热效率的增程器只跑1200转高效区,剩下的余热给电池保温,零下10度掉续航才4%。北京零下30度夜里跑五环,车里开着22度空调,表显掉电13.8度百公里,同级纯电MPV基本得22度起步。这种精打细算的劲头,多少有点居家过日子的味道。
传统增程车亏电就蔫,X9 Ultra剩10%电量高速照样能跑150。核心是350bar高压喷射加米勒循环,让增程器瞬间拉到110千瓦发电功率,电池同步6C脉冲放电,双路供电。广澳高速33度开空调,电量8%开始以120时速跟凯美瑞跑47公里,到服务区电量反充到21%,噪音才增加0.5分贝,副驾娃全程睡得雷打不动。这种设计多少有点“亏电不亏性能”的倔强。
充电速度也快得离谱。5C倍率不是噱头,电池负极加6%硅碳,表面包覆2纳米碳层,深圳北环小鹏S5超充站,电量10%-80%用时11分47秒,峰值功率478千瓦,中间没掉过沟。同场理想L9最大310千瓦,14分钟就开始降档。这种回血速度,多少有点“喝口水就满血”的意思。
空间利用也挺绝。全球唯一的9合1后桥,把后轮转向、空簧、电机、差速器、CDC全塞进0.18立方米体积,第三排电动折叠后地板纯平,进深2.5米,高度1.15米,能直接塞进75寸电视。搬家实测,2514升容积装下28个20寸登机箱加一辆折叠电驴,尾门电动关闭后离地1.88米,地下限高杆无压力。这种空间利用率,多少有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
噪音控制也有点玄学。ENC主动降噪加结构解耦,增程器机脚用“液压加橡胶”双层悬置,晚高峰零电量起步,分贝仪38.7分贝,比后排iPad播《小猪佩奇》还低1分贝。同场测试的别克GL8插混47.2分贝,差距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安全方面也没含糊。笼式车身87%高强度钢铝,A柱1.8GPa热成型钢,B柱2.0GPa,门槛梁三层1.5GPa辊压,形成“目”字型吸能盒。9气囊包含全球最长3.2米侧气帘,三排全覆盖。中汽研64时速50%偏置碰撞,A柱零变形,第三排假人头部伤害值285,远低于650的优秀线,车门把手自动弹出,E-call两秒接通。这种硬件堆叠,多少有点“宁可备而不用”的稳妥。
用车成本也挺实在。92号汽油不挑油,WLTC综合2.53升百公里,一年三万公里油费5300块。同尺寸燃油MPV 11升油耗,一年得两万四。保养两万公里一次,比燃油车少四次,三年合计省12.6万,刚好够给丈母娘买台MONA买菜。这笔账算下来,多少有点“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意思。
说到底,X9 Ultra这车就是把技术堆到一个“过剩”的程度,然后用“刚好够用”的方式呈现出来。天河城地下五层那个螺旋坡道,以前都是老司机的试金石,现在或许成了智能驾驶的练兵场。至于值不值,开过的人心里大概都有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