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硬气回应碰撞争议,但测试结果离“真实”有多远?

7月底理想i8发布会上,一段两车对撞视频刷屏网络:8吨卡车被撞得车轮腾空、驾驶室塌陷,而理想i8A柱纹丝未动,气囊全开,电池无泄漏。

场面震撼,却也瞬间引爆争议——卡车品牌乘龙直指“违背物理常识”,网友质疑“摆拍造假”;理想则硬气回应:测试由第三方执行,卡车随机采购,全程合规

理想硬气回应碰撞争议,但测试结果离“真实”有多远?-有驾

一、理想硬气的底气在哪?

第三方背书:理想强调测试委托专业机构,车辆、场地均由检测方提供,自身未干预流程。两次撞击(100km/h正撞+侧撞)产生超100吨冲击力,i9结构仍保持完整

技术参数支撑:i8采用“短前悬+11吸能环”结构,号称能分散正向撞击力,且开发阶段通过100项极端工况测试(如钻卡、夹击)。

但问题来了:合规≠现实可行。

理想硬气回应碰撞争议,但测试结果离“真实”有多远?-有驾

二、“苛刻条件”才是隐藏真相

速度的文字游戏

理想所称“100km/h对撞”,实为两车各50km/h的相对速度。而现实中卡车超速更常见,若一方70km/h、另一方30km/h,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卡车的“减配疑云”

测试卡车标称8吨,但未明确是否载货。空载状态下,实际质量或仅6吨,惯性大幅降低

驾驶室异常“整齐撕裂”,被质疑拆除锁止机构——真实卡车为防驾驶室前翻,会加固锁止装置

精准的“力学机关”

撞击点非“车头对车头”,而是i8从下方撬击卡车前桥,利用杠杆原理使其腾空

轨道引导确保绝对正面对位,现实事故中角度偏差1度都可能车毁人亡

理想硬气回应碰撞争议,但测试结果离“真实”有多远?-有驾

三、卡车企业为何急眼?

品牌声誉受损:视频曝光卡车为乘龙品牌后,网友涌入其账号嘲讽“不敢买”。乘龙紧急回应:每辆车出厂经严格质检,碰撞结果“不可能出现”

分类误导:8吨卡车实际属 中卡(N2类) ,与公众认知的“重卡(>12吨)”差异巨大。理想用“重卡”宣传,放大视觉反差

理想硬气回应碰撞争议,但测试结果离“真实”有多远?-有驾

四、实验室神话 vs 道路骨感现实

理想或许未造假,但测试是 精心设计的“理想态”

空载卡车+精准对撞+第三方控场≈安全秀

真实路况:卡车超载、速度随机、角度不定——i8若撞上满载20吨货车,结局难料

理想硬气回应碰撞争议,但测试结果离“真实”有多远?-有驾

车企用视觉冲击博眼球无可厚非,但消费者需清醒:安全不是“剪辑特效”,而是未知风险下的生存概率。理想i8的钢骨或许够硬,但若因宣传误导车主“敢和卡车硬刚”,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