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的牌桌,正在重新洗牌。 曾经的“蔚小理”格局,被一匹黑马彻底冲垮了。 零跑汽车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9月的第一周新增订单突破了14556台,单日锁单量最高达到4663台,创下了品牌历史新高。
有业内人士估计,考虑到数据统计的截止时间,零跑实际周订单可能已经突破了1.5万台。 这个数字不仅让零跑稳坐新势力销量榜首,甚至与鸿蒙智行这样的巨头并肩而立,后者同期的订单量也约为1.5万台。
零跑的崛起并非偶然。 8月份,零跑交付量达到57066台,同比增长超过88%,连续第六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这种增长不仅源于国内市场的深耕,更得益于其国际化布局的加速——零跑在德国、法国等欧洲重点市场销量跃居前列,8月更超越比亚迪登顶德国纯电车型销量榜。
零跑能够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背后是其“全域自研”战略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约65%的核心零部件,包括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硬件和智能座舱等,零跑实现了成本的大幅优化。 平台化设计使其实现了88%的零件在不同车型间通用,进一步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在电池方面,零跑采用“宁德时代电芯+自研封装”模式,使电池包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约20%。 这种对供应链的深度整合和成本控制能力,让零跑在价格敏感的主流市场中拥有了决定性优势。
财务上的积极变化是零跑销量大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025年上半年,零跑首次实现了半年度盈利,净利润达0.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4.1%。 这使其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浙江国资背景股东26亿元人民币的定向增发,为零跑在800V平台、智驾等核心技术研发上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 相比之下,蔚来虽然营收规模庞大,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高昂的研发和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拖累其财务报表。
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及中国一汽的战略合作,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供应链和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 特别是与Stellantis的合作,为零跑快速打开欧洲市场提供了强大助力。 借助Stellantis集团成熟的资源体系,零跑迅速完成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销售和服务网点突破1700家。
2025年1-8月,零跑全球累计交付量超过32万台,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3万台,均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榜首。 目前,零跑在德国已开设109家门店,为Lafa5的全球推广奠定基础。
零跑汽车即将发布的全新车型——零跑Lafa5,将成为品牌首款个性化车型,专为年轻用户群体量身打造。 该车基于先进的LEAP 3.5架构打造,定位高颜值运动轿跑。
朱江明分享了“Lafa”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L代表Lifestyle(生活方式),A代表Attitude(个性态度),F代表Freedom(自由掌控),A代表Art(潮流审美)。 这款车采用轿跑姿态,车宽达到1880毫米,采用后驱的驱动形式,还经过Stellantis欧洲团队运动调校。
智能化方面,零跑Lafa5搭载激光雷达加高算力芯片,赋能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 新车还采用无边框车门设计,支持开门瞬间玻璃微降,配备电掣黄、风驰灰两个全新专属色。
除了Lafa5,零跑还在规划更高端的D系列车型。 据悉,零跑D系列将定位全尺寸SUV,属于大型SUV级别,预计将提供6座或7座版本。 作为零跑的旗舰系列,D系列主打高端豪华,售价将在25-30万元区间。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D系列SUV将是零跑首款冲击30万价位的旗舰产品,将搭载零跑乃至整个行业最领先的技术,不会是外界所说的“半价理想”。 这款车已进入夏测阶段,预计将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
零跑的异军突起,反映了中国新势力车企之间的分化正在加剧。 曾经齐头并进的“蔚小理”如今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理想汽车正处在转型阵痛期,其增程式路线面临越来越多竞争者的挑战,而在纯电领域的尝试市场反响未达预期。
蔚来汽车则面临高端市场增长瓶颈。 虽然通过推出乐道品牌获取大众市场用户,但主品牌增长放缓,加上仍未能实现盈利,使市场对其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小鹏汽车在2025年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销量同比大幅增长,通过MONA等车型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根据汽车博主孙少军09整理的数据,9月第一周,小鹏汽车新增订单达到13K,鸿蒙智行新增订单15K,零跑汽车新增订单破15K。 这意味着零跑已经与行业巨头并肩而立,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
8月销量排名显示,零跑以57066辆的成绩位居第一,鸿蒙智行以44579辆排名第二,小鹏汽车以37709辆位列第三。 蔚来、小米、理想、深蓝、极氪、方程豹、岚图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