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7X和特斯拉Model Y,20多万买纯电SUV的那些细节事
有天在小区门口遛狗,邻居老杨又凑过来问:“你说我家那台油车都开腻了,现在想换个二十来万的电SUV,是不是极氪7X和Model Y这俩里挑一个靠谱?”其实最近车友群里也天天有人扯这个话题。身边人买车越来越像逛超市——看谁家配置新鲜、续航长点、空间大点。正好前阵子帮表哥提了辆极氪7X,也顺带蹭过几次Model Y,零零碎碎聊聊用下来碰到的事。
先说外观吧。极氪7X那前脸一眼就能认出来,中间发光logo晚上亮着还挺唬人,有回我妈晚上下楼倒垃圾,还以为是哪家新装路灯;侧面三道腰线配上银黑轮毂,看着不算张扬但细节够味儿。尾部贯穿灯组加扰流板,小孩喜欢趴后窗看彩灯转圈圈。这造型风格在咱们这片南方小城还挺吃香,比起街上清一色的大白Y,多了一点运动感。
智能化部分,这两台思路差别蛮大。极氪那个16寸中控屏是真大,我第一次摸觉得比我家的老电视机都清楚,还有个13寸后排娱乐屏连桌板功能都有。我表哥的小孩坐后排能自己开动画片,还会跟AI语音助手Eva聊天要讲笑话。有意思的是,它那个OMS感知系统能自动识别人是不是打瞌睡,然后空调会自己调温度。我亲测有时候午休靠着座椅眯一会儿,就被它给叫醒了……师傅维修时说,这套东西以后可能还能升级成健康监测啥的,不过目前主要还是服务舒适性。
再对比下特斯拉 Model Y,中控15.4英寸,全靠触屏操作。有些年纪大的亲戚刚上手时常常找不到按键在哪,说实话需要适应一下。不过熟悉之后操作起来确实顺溜,而且反应速度快。但据群友吐槽,有次OTA更新把某项设置藏得更深,一顿猛翻才找到,售后也只能让你慢慢习惯。
动力方面嘛,两款都分后驱四驱,但数据真不一样——听销售随口念叨:四驱版极氪最大475kW马力百公里3.8秒破百,那推背感头一次体验吓得副驾直喊“慢点!” 后驱310kW,加速5.7秒,据说接近3.0T V6燃油机水准。我平时市区代步感觉已经绰绰有余,高速偶尔超个车脚底下还有余量。另外他们那空气悬架+CCD减振,说是可以升降70毫米,最离地230mm,有次雨天进工地泥坑没刮到底盘,不然一般轿车肯定趴窝。这种配置以前只有豪华越野才玩得起,现在落到二十多万级别也是稀罕事儿。
续航充电部分是另一个热议焦点。本地快充站有限,经常堵桩,所以补能效率特别重要。据技师讲,全系800V高压平台是亮点,从10%冲到80%只要10分钟出头,上班族早晨喝杯咖啡时间就满血复活。有位同事试过高速服务区插枪五分钟涨241公里,他直呼比烧油还省心。而且三种版本分别605km、705km和780km(CLTC),城市通勤或者周末跑郊县妥妥够用。不像以前总担心半路趴窝——去年春节去岳父家走错高速,下雪堵了仨小时,好在剩200多公里续航没掉链子,要搁旧款纯电估计得拖回来了。
至于空间利用率,也是纯电平台的一大优势吧。4825×1930×1666mm尺寸加轴距2925mm,不少朋友第一眼觉得“这玩意咋这么宽”,可实际进去坐发现腿部1187mm空间很宽敞,我1米78坐第二排膝盖前面还有拳头距离。而且32处储物格从密码手套箱到座椅抽屉,小孩子塞玩具方便,大人放票据杂物也不用乱堆。一回带娃去体检,把婴儿推车整个塞进616L行李厢毫无压力,再把座椅放倒直接扩展成1978L搬货模式,比老家的金杯面包灵活多啦。另外听修理厂师傅八卦,新出的215毫米滑轨设计专门照顾儿童安全座椅安置,这种贴心细节之前很少见。
舒适性配置不少冷门料,比如全系双侧遮阳帘跟1.35㎡巨幕天窗物理遮阳帘,今年夏天太阳毒辣,在广州这种地方简直救命神器。不止如此,还有355毫米连体腿托、电动134度调节躺平模式,以及-15℃~50℃变温冰箱(有人拿来冻母乳,也有人存冷饮)。这些琐碎的小设计,其实日常用起来特别爽——不像某些品牌花哨但鸡肋,用久了根本没人搭理。
安全层面听销售吹牛皮,“穹甲”结构A柱顶梁整块2000兆帕钢材,一体冲压过去光焊接工艺就搞死不少工程师。他们自夸主驾机械破窗器、儿童气囊联动都是针对国内复杂环境研发出来的,还真不是随便糊弄。今年年初隔壁楼发生追尾事故,对方Model Y保险杠被撞瘪,但舱内人员无碍,可惜行李厢高度受限导致急救包不好取出。当场大家讨论,如果换成极氪那种八横九纵防撞框架,是不是更抗揍?不过实际碰撞谁都希望永远不要遇见啦。
最后一点行业八卦:今年北方地区因为冬季低温,不少Y用户抱怨热泵系统制热不给力,而南方湿冷天气则普遍反馈两个品牌表现差异不明显。所以选哪台还真不能只看参数纸面,要结合自家城市气候琢磨清楚。此外坊间传闻未来两年内800V快充网络将逐步铺开,到时候补能便利性或许又是一番新景象。
写完这些,又想到昨天微信群里小王吐槽:“早知道等半年再买,说不定还能赶上新版本OTA。”结果他老婆一句话怼回来:“天天盼升级,你以为手机啊?”想想也是,每辆新能源背后的故事,都各有各的小烦恼与乐趣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