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主靠起亚EV2月入50欧元,这台25万小电车到底藏了什么招数
半夜两点充满电,白天三点往电网送——柏林的华人车主老张第一个月就靠这套路赚回了50欧元。电价波动大的地方,V2G车网互动技术能让车变成移动充电宝,低买高卖赚差价。虽说国内电价没这么疯,但想想看,哪天政策松动了,停在地库的车自己就能挣钱,这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其实刚看到起亚要出这么台小电车,心里还挺没底。毕竟现在满大街都是国产电车,续航动辄六七百公里,合资品牌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结果上手才发现,人家压根没想跟你拼续航,而是把心思花在了别的地方。
后驱,这配置现在小车里不多见了。电机塞后轴,五连杆独立悬架,开起来那股劲儿跟前驱完全不是一回事。山路上试过几次,车尾跟着方向盘走得特别听话,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多少能勾起点开燃油车的记忆。零百6.7秒算不上暴力,但弯道里的韧性确实有两把刷子。
续航483公里,够不够用得看怎么开。城市代步肯定没问题,跑长途就得提前规划充电点了。好在它那套自适应能量回收挺聪明,雷达盯着前车,自己调节回收力度,堵车的时候右脚基本歇着,实测能多跑个8%。这几十公里有时候就是救命的,谁跑过长途谁懂。
充电速度18分钟从10%跳到80%,虽然不是800V那套顶级方案,但家用桩通吃,不挑食。路边那些老旧充电桩也能用,总比开着豪华电车找不到兼容桩强。电池用完还能拆下来当家庭储能,给电池找个退休去处,这主意倒是实在。
车身设计有几处细节值得琢磨。无边框车门配隐藏式门把手,半封闭轮圈把风阻压到0.29,比好些轿跑还低。尾灯那圈荧光设计晚上点亮挺跳脱,据说灵感来自萤火虫——现在车灯不整点花活儿,晚上开出去都没辨识度。
4.7米转弯半径,双车道一把掉头不费劲。停车系统能认出比车长多0.8米的车位,地库那些刁钻角落基本都能塞。后排座椅往上翻,前排放平,1.8米的平躺空间就出来了,周末往郊区一扎帐篷,比住酒店自在。
内饰那套米白色环保材质,一体式3D打印座椅轻了三成,支撑性反而更好。双联屏加实体触控键,高频功能盲操没压力,不像某些车全靠屏幕,开车时恨不得贴上去看。
欧洲起步价3万欧元,折成人民币25万多点。这价位挺微妙,比萤火虫贵不少,但E-GMP平台的技术底子摆那儿;比MINI便宜点,空间实用性又拉开档次。国内要是引进,估计得看政策脸色,合资电车这两年确实不太好混。
说到底,这车适合什么人?每天通勤五十公里以内,周末爱往城郊跑,对操控还有点追求的,可以看看。那些动不动跑长途、续航焦虑症重度患者,还是老实选插混吧。车这东西,合适比什么都重要,参数再漂亮不适合自己也是白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