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国耀上市,166万,带V8。
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子魔幻现实主义。
讲真,当我看到这个价格和配置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车,而是想起了一部老电影里的台词:你是不是不把我奔奔放在眼里?
红旗这次显然不是在问,而是在陈述。它直接把一台比姚明冲进幼儿园还夸张的大家伙,用一个比我银行卡密码还长的价格,直接砸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不装了,摊牌了。
我就是要做一个售价七位数、烧油跟喝水一样的物理巨兽,在你们这群天天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电动娘炮堆里,当那个唯一的雷电法王。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先来看这台车,不,这台移动堡垒的数据。
车长5米7,轴距3米3。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拥堵的晚高峰,别的车主是在开车,而国耀车主是在开一个独立的时区。别人堵车是焦虑,国耀车主是开始思考,我这块移动领土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是什么。
我强烈怀疑,这车的设计师在画图的时候,参考的不是汽车图纸,而是我们小区的户型图。这哪是车,这就是个压缩毛巾,泡水里能直接变出一套带独立卫生间的两室一厅。
尤其是那个四座版,后排腿部空间1米16。你可以在后排完成一套完整的广播体操,甚至可以无实物表演一段二人转。如果说理想是把家搬进车里,那国耀就是直接把人民大会堂的休息室给你搬过来了。
车身上流淌的不是镀铬,是液态的水银,仿佛是终结者T-1000给自己套了个壳,冷酷又庄严,告诉你“别惹我,我生起气来连自己都变形”。
然后是这颗4.0T V8的心脏。
在这个99%的车都在聊三电,聊算力,聊智能座舱能不能打斗地主的时代,红旗突然掏出了一颗V8。
这行为艺术的成分,远大于实际。
V8是什么?V8不是技术,V8现在是一种信仰,一种图腾,一种宣言。它就像是修仙小说里那些上古门派压箱底的镇派法宝,平时根本不用,但必须得有。为的就是在某些时刻拿出来,告诉那些修炼“电系法术”的年轻门派:你们玩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弟弟,老子当年玩物理输出的时候,你们还没出生呢。
这颗V8的轰鸣,就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是工业时代最后的挽歌。它发出的不是声浪,是来自上一个纪元的龙吟。当它在地下车库点燃的那一刻,周围那些电动爹的电流声都会出现一丝丝的颤抖。这声音,不为别的,听着就让人安心。
但讲真,这年头还抱着V8当个宝,多少有点刻舟求剑了。时代变了,大人。
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早就不是田忌赛马了,而是掀桌子大赛。我不管你有什么好马,我直接把赛场给炸了,大家一起玩泥巴。你这套物理圣剑,伤害再高,也架不住人家电车直接开任意门,零延迟跳你脸上。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我爸花大价钱买了台21寸的大彩电,村里人都来看,那种感觉可能和现在开国耀差不多吧。可惜电视没两天就坏了。
国耀的这颗V8,强吗?当然强。557马力,5.1秒破百,能把一台移动行宫崩得这么快,三体人看了都得给技术部门开个会。
但它的象征意义,恰恰在于它的“不合时宜”。
它不是为了和谁竞争,而是为了和这个时代本身进行一场豪赌。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会花166万,买这么一台车?
我作为一个俗人,第一反应是,这个价格,我可以买一台奔驰S,或者一台路虎揽胜,甚至加点钱踮踮脚都能够到宾利添越的门槛。它们不香吗?
香,太香了。
但你会发现,真正会考虑国耀的人,他的大脑回路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涉及到品牌玄学了。
会买奔驰S的人,他买的是“大哥”的身份认同。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科技冷感的范儿。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会买红旗国耀的人,他买的又是什么?
他买的不是车,他买的是一种资格,一种态度,一种叙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聊了半天,好像压根就没把国耀当成一辆正经要卖给普通人的车。诶,好像也没错。
这车就不是卖给“消费者”的,它是卖给“持剑人”的。
当你开着一台国耀出门,你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粗暴:第一,我非常有钱;第二,我的钱很有来头;第三,我的价值观非常“正确”。这三个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件看不见的金钟罩铁布衫。
你跟他聊操控,他跟你聊气场。你跟他聊能耗,他跟你聊格局。你跟他聊智能化,他跟你聊家国情怀。
这天还能聊吗?聊不了。
他要的不是一台更好的车,他要的是一台“更红旗”的车。
这台车必须大,必须豪,必须用V8,必须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匹配他心中那个关于“国之重器”的宏大想象。这哪是车,这分明就是个移动的路障啊!
所以,你问我这车到底怎么样?
我只能说,当你开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因为对于它的目标用户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这辆车所有的参数、配置、性能,都只是为了支撑“166万”这个价格和“红旗”这个标。
它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叫红旗,而且它很贵。
这就够了。
典中典。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