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七万多起售,空间安全有优势,动力外观略弱

后排门一开,塑料踏板还留着出厂的保护膜,空气里有种新车特有的气味,混杂着一种让人头疼的胶水味道。速腾的内饰一如既往:规矩但不惊喜,灰蒙蒙的中控仿佛在说,“我走的是安全路线,你别指望能艳惊四座。”外边售楼部小哥在跟顾客聊价钱,声音高了一度,“七万多,速腾,原来十几万,哥你说划不划算?”我旁观着,心里不无嘀咕:专业的套路确实深得人心,毕竟买家不是刑警,没人管你“七万多”到底是真实成本还是问鼎销量的赌博。

七万多的速腾,放在几年前这可是笑话。那时候速腾和轩逸、卡罗拉比,自动就是“高半级”,有点门槛,不是随随便便能拿下的“白菜车”。如今,各地市场风声一紧,销量拼不过轩逸、卡罗拉,眼看把“德味”标签快耗成贴纸,大众顶不住了,突然断崖式跳水。本来一台合资A级车,最低配曾经要卖到十三万多。现在盯着七万九千八的起步价,落地一切费用算完也就九万出头。各地人用手机算着补贴,优惠券也准备好了,论坛帖子一水的“这价钱够狠”,但实际上愿意掏钱的还是持币观望,毕竟大降价消息总有种“天下掉馅饼”的反讽,买家都怕自己买成了“实验品”。

专业地讲,速腾的底子并不差。轴距达到2712mm,快追上主流B级车,有不少直接比朗逸、轩逸多了小半拳空间。安全配置全系8气囊,算是比较厚道了,轩逸最低只有4个,卡罗拉低配也要捡便宜,能把安全做成本地化卖点的,只有大众把格局放低。这降价之下,速腾强硬了一把。但要说性能和舒适,1.5L自吸发动机就有些心虚。实测零百加速超过12秒,高速超车得牙策划,提前把并线灯打响,快要让人以为在模拟“慢镜头”。手动挡的数据好一点,零百终于进了十秒,可惜库存快堆成小山头,没人愿意买,毕竟考驾照都追求“一把过”,真开手动得有点“冒险精神”。

底盘倒是真正值得讲讲,老板舍得花钱的话,加个底盘调校包,走坑洼路比轩逸、卡罗拉有点劲头。受得了“细碎颠簸”,但外观仍然平平,大家都说跟桑塔纳似的,买到“白菜价”,还得自己欣赏那份低调。其实速腾的“设计审美”不是没用心,就是执着于让每个角度都看得过去,但就是没什么记忆点,好像警队里穿制服——干净利落,但谁都觉得安全无聊。这个价钱下,也难怪会有人调侃,“七万直接买桑塔纳不香吗?”

大众这局棋,更像是一场内部交换。朗逸和速腾原本是“亲兄弟”,一个守着销量大门,一个撑着品牌门槛,结果这次速腾跳水,把朗逸顶配都挤到墙角。有人说速腾降价其实是在帮朗逸“看守阵地”,毕竟两家都是大众,钱流到哪儿都算“自家”。但坊间分析,总归有点拧巴:都降成白菜价了,品牌溢价还能撑住多少年?一味地靠价格拼命,万一真抢到销量,利润全折进去了,谁还肯光靠情怀买车?

市场反应尚未明朗,第一次降价订单涨了一截儿。可以想象,大众销售老哥这几天手里的单据多了不少,但同步卡罗拉和轩逸也没闲着,混动车和高配版都借着“环保”和“经济”标签抢单。车主论坛里有人直接开干:“大众这车便宜是便宜,品牌真没以前有分量,再便宜也心累。”这场降价厮杀其实像鸡蛋撞铁锅,各家都想守住自己的阵地,谁也不愿先掉队。站在我这种“职业冷眼旁观者”角度,市场的大浪淘沙,尤其是降价砸销量这种“硬碰硬”,其实就是比谁能忍。

说到底,这七万多的速腾能不能和轩逸、卡罗拉硬拼?理论上:空间、安全、底盘都有能争的地方,但动力薄弱、外观低调、品牌溢价趋于大众化,这些劣势不会因为价格被完全掩盖。市场倾向往往不是从参数算的,有人要“最便宜的空间”,有人只管“油耗”,更多人看品牌。只是在黑夜中走路,谁都怕突然踩到坑。如今的大众,开启降价大门,其实是用销量去换警铃暂停,只是这警铃能暂息多久,还未可知。

有句话说得好,“通用的套路,谁都懂,但买家的心思,谁也捉摸不透。”这场降价战,我倒觉得不必操心太多。卖速腾的有自己的算盘,买速腾的也许还在等下一个折扣。至于“绝地翻盘”,或许只是营销海报上印出来的信念,实际结果还是靠市场自己慢慢摸索。等到哪天速腾能靠实力主打不降价的时候,大伙儿才会把“德系品质”这一贴纸重新贴回心里。

速腾七万多起售,空间安全有优势,动力外观略弱-有驾
速腾七万多起售,空间安全有优势,动力外观略弱-有驾
速腾七万多起售,空间安全有优势,动力外观略弱-有驾
速腾七万多起售,空间安全有优势,动力外观略弱-有驾

这个结局其实挺适合刑警式思考,上到价格、中到配置、底到品牌认知,每条线索都能拉出一堆故事,只是没人能给你确切答案。真要说,“七万多的速腾你敢买吗?”这问题,别人不能替你回答。冷静分析价钱、空间、安全、动力,还要算算自己钱包和需求,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又会怎么选?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