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最近小米SU7 Ultra这台车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从纽北赛道上的“神话”到用户口碑的“翻车”,这剧情反转得,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台车,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首先,咱得承认,这车的外观设计确实挺上头的,特别是那个碳纤维前舱盖,看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妥妥的出片利器!内饰嘛,也够精致,用料不错,科技感也蛮强的,坐进去感觉还挺舒服的。但是,这碳纤维前舱盖,减重也就1.3公斤,花那么多钱,值不值得,还真不好说,感觉有点像智商税。
动力方面,官方宣传的1548匹马力,那可真是顶呱呱,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然而,现实却给了咱们一记响亮的打脸。因为软件更新的缘故,很多车主实际只能体验到大概900匹的动力,这感觉就像买了个“阉割版”超跑,你说气人不气人?虽然小米后来解释说是为了保护车辆,但这种解释,多少有点劝退的意思,毕竟谁买车不是想体验它的全部性能呢?
智能化方面,小米这方面做得一向不错,SU7 Ultra自然也不例外。语音控制、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用起来都挺顺手的。而且,这车的一些配置,比如大屏幕、音响等等,都挺有竞争力的。不过,跟其他一些新势力品牌比起来,小米的智能化系统,多少还是差点意思,感觉还需要继续优化。
安全方面,这车也配备了各种安全配置,比如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等等,安全性整体也还不错。但毕竟是新车,实际表现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再来说说竞品,比如保时捷Taycan、特斯拉Model S等等,这些都是性能强劲的电动车,并且在品牌影响力、用户口碑方面,都比小米SU7 Ultra更加成熟。保时捷Taycan的操控性那是出了名的驾驶玩具,但价格也相当高;特斯拉Model S的智能化水平非常高,但续航里程和舒适性方面,多少存在一些不足。
总的来说,小米SU7 Ultra这台车,外观和内饰设计都挺不错的,智能化配置也比较丰富,但动力受限这个事情,着实让人有点难以接受。这波操作,确实有点伤用户的心。 小米的这次公关危机处理,虽然速度很快,但多少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 消费者们对高性能车的期待,不只是停留在纸面数据上,更重要的是实际的驾驶体验。 小米未来能不能重拾用户信任,还得看后续的表现。
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你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你更喜欢哪款竞品车呢?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说实话,我现在还有些犹豫,毕竟这1548匹马力,能不能真正体验到,是个大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