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

说起日产和华为这对“奇妙组合”,你是不是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个是老牌日系车厂,靠几十年耐操耐用的口碑活得滋润;另一个是科技圈大佬,手机、5G啥都搞得风生水起。

两家一拍即合,要造辆智能轿车,这故事听起来就像邻居家的厨子和隔壁的码农一起开了家餐厅——看似靠谱,但到底能不能端出拿手好菜,还真不好说。

别急,我先倒带到去年年底,那时候中高级轿车市场热闹非凡,几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那些传统日系品牌坐拥铁粉基础,但面对年轻人眼里闪闪发光的“智能座舱”概念,总觉得差点味儿。

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有驾

这不是油耗低或空间大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情怀与未来感交织出的尴尬局面。

“你们知道鸿蒙系统吗?”

这是现在买车人心里的小九九,比排量还让人上头。

而华为呢,不满足于只做手机厂商,也不想只是5G基站背后的无名英雄,它盯上汽车那块“大蛋糕”,要当驾驶舱里的“大脑”。

于是,新天籁来了,一个把日产的大沙发级乘坐体验塞进高科技壳子的玩意儿,让不少老司机忍不住回头多瞧两眼。

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有驾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新天籁前脸的时候,差点没被那个横向超宽进气格栅吓一跳,就跟路上一张张撩人的嘴巴似的,大喊:“瞧我牛!”

LED灯带像极了夜晚街头飞舞的电光,一下抓住你的视线。

这设计明显不是给保守派准备的,是直击年轻消费者那颗爱美又喜欢炫酷的小心脏。

有朋友吐槽,说这“大嘴巴”设计有些浮夸,可现代社会谁没被颜值绑架过?

除了长相硬核,你还能指望它靠啥?

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有驾

侧面线条依然延续着以往温文尔雅风格,却加上双色车身和19寸轮毂,看起来既稳重又透着运动范儿——一种成熟男人偶尔放纵的小骚气。

尺寸方面,新天籁拉长到了4.92米,有个2825毫米轴距,这么大的体型坐进去腿脚都不会打结。

对家庭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福利。

但城市开这种大家伙停车可真费劲,我认识几个司机抱怨,说窄巷子里转弯感觉自己在玩真人迷宫游戏。

官方标称6.4L/100km油耗数据乍一看挺香,可老司机都懂,“理论油耗”和实际路况永远唱反调。

一堵车或者冬天下雪暖风全开时,这数字瞬间变成笑话。

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有驾

我曾经见过某体育明星吹嘘训练成绩,被网友扒出比赛录像技术动作各种走样——汽车数据背后也藏着类似猫腻吧?

内饰部分才是真正让我停下来掰扯半晌。

一打开门,就感受到一种“不摆弄花哨,只求实用”的朴素亲切感。

当今很多车型为了所谓未来感,把实体按键砍掉干净,用全触屏操作简直逼疯老司机,中年司机们看菜单层层叠叠导航界面比拆炸弹还紧张。

而新天籁则大量保留物理按钮,好像贴心地告诉各位:“咱考虑到你们这些‘懒癌’患者了。”

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有驾

不过这样的设计,也招来极简主义粉丝的不满,他们觉得仿佛穿越回十年前。

不过嘛,每个人审美不同,对吧?

再聊聊鸿蒙系统装配下来的智能座舱,这是日产携手华为最大的杀器。

日产携手华为推出新款轿车 4.9米长油耗6.4L起售13.99万-有驾

从语音识别到AI大模型融合,再加丰富App生态,如果玩转成功,会让车辆从冷冰冰机器摇身变成懂你的“小伙伴”。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担忧国产软件的数据隐私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没有安全保障哪敢随便把个人习惯暴露出去?

这里我忍不住联想到足球赛场上的防守漏洞,再猛攻如果防线松散,对方轻轻松松破门而入。

所以技术牛皮吹得响亮,还得有人管控后台,否则白搭。

动力配置就显得有点低调啦,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156马力197牛·米扭矩,听起来平淡无奇,不过上下班代步绰绰有余,而且综合油耗6.4L/100km,对于预算有限且注重经济性的买家来说很友好。

不过全球新能源浪潮汹涌澎湃,坚持燃油动力难免让人揣测:这是自信还是拖泥带水?

毕竟错失电动化机遇的不少老牌企业,都尝到了苦果,比如诺基亚被苹果蚕食市场份额就是鲜明例证。

当然,有的人可能更想问一句:真的所有人都准备立刻投奔电动车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多元选择才是真理。

跳脱单纯卖产品来看,新天籁其实折射的是产业版图微妙变化,日本制造业碰撞中国科技创新,两股力量试图解锁新时代造车密码。

但任何合作都有风险,包括供应链波动、新能源政策压力,还有国际贸易摩擦等乱七八糟背景作祟。

如果只靠噱头撑门面,不扎扎实实投入研发,经不起行业淘汰速度那么快的一锤子买卖迟早要凉。

因此,从战略高度观察,仅凭13.99万元起售价去抢占年轻消费群体胃口,需要更多真材实料支撑,而不仅仅是喊喊口号刷刷存在感。

讲道理,这款由日产携手华为打造的新势力,更像是在棋盘上的试探性落子。

在摸索中寻求最佳打法。

如果顺利发展,将重新定义合资品牌如何拥抱科技革新;若失败,则成为警示提醒业内人士不要盲目跨界炒作。

作为旁观者,我们最好保持清醒态度,可以约个时间去店里试驾,然后结合自身需求慢慢品味。

不管怎么说,这次碰撞已经刺激整个行业神经,为消费者奉献了一碗热腾腾的新鲜饭菜。

那么,你怎么看待这场跨界“联姻”?

会不会成为下一匹黑马,又或者最终沦为昙花一现呢?

欢迎留言,一起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