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很多人都在讨论,就是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又有了新突破。

这事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据说,通过一次远程软件升级,一些老款的比亚迪汽车,百公里油耗居然能从已经很低的2.9升,进一步降到2.6升。

消息一出来,大家的反应很真实,普遍都带着点疑问。

毕竟,在咱们的常识里,汽车是个实实在在的机械产品,它的油耗高低,是由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硬件决定的。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怎么可能像手机更新个系统一样,动动手指,这铁家伙就突然变得更省油了呢?

这听着不像是技术,倒像是变魔术。

但这件事,经过仔细了解后会发现,它背后是一套完整且严谨的技术逻辑,也确实代表了现在汽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得先聊聊为什么我们平常用的燃油车,尤其是在城市里开,会那么费油。

大家肯定都有体会,在市区开车,最常见的就是走走停停。

一脚油门踩下去,车速刚提起来,前面的红灯就亮了,又得一脚刹车踩住。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这个过程里,我们烧油产生的动能,在刹车时大部分都通过刹车片摩擦变成了热量,白白地散发到空气里了,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浪费。

而且,内燃机这个东西有个特点,它不是在所有转速下都一样高效的。

它只在某个比较稳定的中高转速区间工作时,燃油效率才是最高的。

可在城市里,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低效率的区间里“挣扎”,油耗自然就高得吓人。

所以说,城市里百公里油耗动不动就上十升,这不完全是驾驶技术的问题,更是传统燃油车工作原理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

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的是丰田,他们开创了油电混合技术。

丰田的思路是在车上加一套小规模的电池和电机系统。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当你刹车减速的时候,电机就反向工作,把一部分原本要浪费掉的动能回收起来,充进电池里。

然后在你起步或者低速行驶的时候,再用电池里的电来驱动电机,辅助发动机,让发动机的负担轻一点。

这个想法在当时非常先进,也确实起到了省油的效果。

但它的局含限性在于,电池比较小,电机功率也有限,整个系统里,发动机仍然是绝对的主角,电机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一个“辅助”的角色。

而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则把这个思路推向了一个更彻底的层面。

它的核心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大部分城市工况下,它不再是一辆“以油为主,以电为辅”的车,而更像是一辆“以电为主,以油为辅”的车,甚至可以说是一辆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

它的电池容量更大,电机功率也更强。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在城市里中低速行驶或者堵车的时候,它的发动机根本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

这时候,发动机会被系统控制在一个它自己最舒服、燃油效率最高的转速区间里,安安稳稳地工作,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发电,把电能存到电池里,或者直接供给电机。

而驱动车辆前进的工作,则完全交给了效率极高的电机来完成。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电机在各种速度下都能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且动力响应直接,没有燃油车那种换挡的顿挫感,驾驶体验更好。

其次,发动机一直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下轻轻松松地发电,避免了在低效区间挣扎,油耗自然就下来了。

最后,强大的能量回收系统,能在刹车和滑行时,把能量尽可能多地收回电池。

只有在高速公路上匀速巡航这种工况下,系统才会判断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效率更高,这时候发动机才会介入直驱。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理解了这套“电为主,油为辅”的底层逻辑,我们再回来看“软件升级就能降低油耗”这件事,就豁然开朗了。

这套复杂的系统,谁来指挥?

什么时候用电?

什么时候用油?

什么时候让发动机只发电?

什么时候让它直接驱动?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这些决策都不是固定的,而是由一套极其复杂的中央控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件算法,根据当前的车辆速度、电池电量、道路坡度、驾驶员的意图等无数个变量,进行实时计算后得出的最优解。

这个控制系统,就像是整个混动系统的“大脑”或者说“总指挥”。

所以,比亚迪这次所谓的“远程变小”油耗,本质上就是对这个“大脑”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升级。

这次升级可不是简单地改几行代码,而是对整个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精细化调整。

比如说,新的算法可能更加“聪明”,它能更精准地识别和预判路况。

比如通过导航地图数据,它知道你前面将要经过一个长上坡,它就会提前调整策略,在平路上稍微多启动一下发动机充点电,为接下来的爬坡储备好充足的能量,从而避免在爬坡时因电量不足而强行让发动机高负荷运转,导致油耗飙升。

再比如对电池温度的管理,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效率差别很大,新的算法能够更精细地控制电池包的温度,让它时刻保持在最高效的工作区间。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这些一点一滴的优化,都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通过软件算法的迭代实现的。

这些无数个细微之处的改进累加起来,最终就体现在了油耗的降低上,从2.9升降到2.6升,这省下来的每一滴油,都是从算法里“计算”出来的。

更关键的一点,也是让很多老车主感到欣慰的是,比亚迪承诺这项技术进步的成果,不仅仅是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新车(如秦L和海豹06 DM-i)才能享有。

许多已经售出的老款DM-i车型,也能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进行远程免费升级。

这意味着,你几年前买的车,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落伍,反而通过一次升级,性能变得更好了。

这在过去的燃油车时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一辆燃油车从出厂那一刻起,它的性能和油耗基本就固定了,只会随着零部件的老化而逐渐变差。

比亚迪混动再升级,油耗从2.9L降到2.6L,竟能远程降低?-有驾

而现在,汽车正在变成一个可以持续进化的智能终端。

车企与用户的关系,也从过去“一锤子买卖”变成了长期的服务和陪伴。

当然,面对这种颠覆性的改变,有人担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这是对车辆最核心的动力系统进行调整。

对此,比亚迪也拿出了国家级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官方认证报告来作为背书,这说明所有的软件更新都经过了极其严格和充分的测试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这种大规模的系统升级,背后需要庞大的研发投入和测试成本。

车企愿意为所有新老用户承担这份成本,推动技术的普及,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和对用户负责任态度的体现,也确实是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实力的一种展现。

这种模式如果能在行业内普及开来,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它意味着我们购买的汽车产品,其价值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增值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