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这台10.8万的电动车,让隔壁大众4S店销售顾问连续三周没开单了
上个月去看车,碰到个在合资店干了七年的老销售。他点了根烟,盯着马路对面零跑的展厅说:“你信不信,我们店里那台1.4T高尔夫,已经在展厅吃了两个月灰。以前一个月能走三台,现在连试驾的人都少了。”我问为啥,他用下巴指了指对面:“翻毛皮座椅、激光雷达、6.8秒破百,人家卖10万出头。我拿什么跟人家比?”
那天我特地去摸了摸零跑Lafa5。
车门一拉开,门板上全是翻毛皮材质,手感跟二十多万的车差不多。中控台、车顶立柱,甚至连扶手箱都包着这玩意儿。摸着细腻,夏天晒了也不烫手。以前这东西多见于保时捷那类车,现在出现在十来万的国产车里,确实让人意外。
座椅拼接着碳纤维纹理,空调出风口点了橙色装饰,整个驾驶舱有点小跑车的味道。销售说这些材质全系标配,不分高低配。想想也对,现在自主品牌供应链整合能力上来了,成本压得住,自然敢这么堆料。
轴距2735mm,比不少紧凑型车都长。真正有意思的是那个“大床模式”——前排座椅能完全放平,跟后排拼成一张通铺。周末带着家人去郊区,铺个垫子躺车里看星星,这配置就显得挺实用。
车宽接近1.9米,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算挤。地台全平,中间那位也不用叉着腿。转弯半径才4.7米,老城区那些窄巷子里掉头,比小车还灵活。宽车身配短转弯半径,设计师或许是琢磨透了城市用车的痛点。
218匹马力,6.8秒破百。电机响应速度比燃油车快,油门踩下去就有反应,市区超车很轻松。底盘据说是欧洲团队调的,过弯时车身挺稳,路面细碎震动过滤得也还行。
开惯燃油车的人可能需要适应电车的加速感,那种线性推背跟涡轮发动机的爆发不太一样。不过日常代步来说,平顺反而更舒服,长时间开也不累。
515公里和605公里两个版本,跑市区够用。800V高压快充,五分钟能充进去200公里续航,这速度跟加油差不多。冬天掉电会多些,但现在充电桩铺得密,市区找桩不算难事。
高速续航兑现率能到85%,比那些号称六七百公里实际只能跑四百多的车靠谱。电池包做了防护,零下二十度还能保持八成左右续航,北方用户可能更在意这点。
高配有激光雷达,低配也有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城市里开辅助驾驶,能应付加塞、鬼探头这些状况。不过这东西只能辅助,关键时刻还得自己盯着,别太依赖机器。
车机芯片用的8295,滑动流畅度比老款8155好不少。语音识别准确率挺高,说话基本能听懂。中控台留了六个接口,插手机、游戏机都方便,年轻人应该会喜欢这种扩展性。
宽体低趴造型,溜背线条,无框车门,整体看着挺运动。六种车身颜色里,电掣黄和摩根粉这种亮色系,停路边辨识度很高。不过这种个性化设计见仁见智,有人觉得酷,有人可能觉得太张扬。
尾部扰流板和扩散器做得比较夸张,营造出性能车氛围。风阻系数控制在0.26,跑高速能省点电。把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的设计思路,国产车现在做得越来越成熟。
车身高强度钢占比68%,电池包通过了IP68防护认证。碰撞测试中A柱没变形,电池组在撞击后三毫秒内断了高压电。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厂家似乎没含糊。
配了驾驶员状态监测和自动紧急制动,夜间行人识别距离能到150米。这些主动安全配置平时感觉不明显,但关键时刻可能真能派上用场。车机系统还做了网络安全防护,防止被远程入侵,智能化时代这点挺重要。
起售价大概在10万出头,这个价位能拿到激光雷达、无框车门这些配置,性价比确实高。相同配置的竞品可能要贵两三万,这就是自研自产带来的成本优势。
当然,品牌溢价和保值率是自主品牌的短板。买车不光看配置,后期维保、保险费用、二手车残值这些也得算进去。不过对预算有限又想尝鲜电车的年轻人来说,这车值得去试驾感受一下。
市场就这么有意思,以前总说合资车碾压自主,现在风向似乎在变。技术进步了,供应链成熟了,十万块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这车到底适不适合,还得自己去感受。买车这事儿,别人说再多,不如亲自坐进去开一圈来得实在。那个合资店的销售临走时跟我说:“再这么下去,我们可能真得考虑转行了。”他笑着说,但眼神里带着点无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