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2025业绩剖析:净利润下滑与国际化扩张背后的危机与机遇

2025年已然过半,沉寂了挺长时间的比亚迪再一次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作为汽车行业的头部玩家,比亚迪的新财报值得我们拿着放大镜一探究竟。过去几年,这家“新能源时代的弄潮儿”,一直是增长赛场上的王者,频频交出满意答卷。但今年,故事有点不同了——从增速放缓到净利润下滑,是时候深入剖析这艘巨舰为何“靴子落地”了。

比亚迪2025业绩剖析:净利润下滑与国际化扩张背后的危机与机遇-有驾

首先来说说营收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2.8%。听起来很美好,年营收都快到8000亿的量级,这水平还有两位数的增长,算得上行业的佼佼者。可细想下来,这却是近几年以来首次低于两成,甚至大有向个位数方向发展的趋势。而净利润更是持续下滑,二季度下降,三季度再度恶化。问题出在哪?让我们层层拨开这团错综复杂的数据迷雾。

汽车业务依旧扛起了大梁,占据了营收的八成以上,但销量却在第三季度小幅下跌了1.8%。销量下降不足为奇,可背后的“平均售价下降”这个老问题,显然还没找到更优解。整车销量和单位价格齐跌,对于企业盈利无疑是双重夹击。这时候,控制成本成了孤注一掷的救命稻草。然而,降成本哪是说减就能减?毛利率自二季度就已明显下降,三季度虽有微弱反弹,但显然力度不足以抵消销量和售价的双重缩水。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的毛利率能到19.4%,如今,却跌至两成以下,数字漂亮的神话是否一去不复返?

比亚迪2025业绩剖析:净利润下滑与国际化扩张背后的危机与机遇-有驾

国内的汽车消费环境本就如履薄冰,叠加国际局势复杂,比亚迪倒没有止步于“家门口”耕耘,境外市场的占比在2025年已经接近40%,做了不少“国际化”努力。不过,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一个陌生的市场,从调研到贴近当地文化需求,再到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需要烧下去的不是一点半点的资金。没有持续高质量的销量增长,国际化就像一个无底洞,分分钟反噬企业现金流。

说到现金流,话头转到令比亚迪头疼的资金问题上。2025年前三季度的现金流大幅减少,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也有显著下滑,尽管还保持在行业的优秀水平(接近15%)。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因为“60天账期”政策的整顿,供应链中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都被强行“动刀子”,似乎也没有感觉更宽裕,倒是一定程度让大家的短期资金流转更加吃力。

比亚迪2025业绩剖析:净利润下滑与国际化扩张背后的危机与机遇-有驾

再来,关于投资的加码似乎也让比亚迪的资金“雪上加霜”。从财报来看,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规模猛涨,虽说规划可圈可点,但后期这些新增资产能否快速变现效益?要知道,大把砸钱的投资,回报却不是顿顿即时的“外卖”,更多像一次长线烹饪。而当借贷长期积压开始到期时,如果建成的项目不争气,这不就自断生路了吗?

最后细看比亚迪金库的构造,光有数据还不够直观,我们来打个比方吧——股权融资、股东追加“厚礼”,充当了一部分“压舱石”。但是能不能靠着有息负债走到最后就不好说了。说白了,现在的比亚迪就像操心买房贷款的年轻人,手上贷款好几大本,压力奇大,每月还款都打紧。如果行业再来点政策“感冒”,例如持续收紧的账期要求,或是崭露头角的竞争对手发起新一轮袭击,那比亚迪能撑多长时间,无形中又平添悬念。

比亚迪2025业绩剖析:净利润下滑与国际化扩张背后的危机与机遇-有驾

当然,我们能看到的是问题,却不用急着盖棺定论。毕竟这家公司的底子扎实,脚步依然稳当。只是面对增速放缓和国际化扩张带来的压力,比亚迪是不是该回过头思考一下:冒着风险冲击更高的市场份额,是意味着未来的成功,亦或是在透支今天的底牌呢?风头正劲时可以快马加鞭,但到了增长的黄昏,是否也该学会慢点走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