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神车到无人问津 法系车为何败走中国?

30年前,雪铁龙富康与桑塔纳、捷达并称“国民三剑客”;20年前,标致307凭借两厢掀背造型成为年轻人“心头好”。如今,法系车却成了中国车市最尴尬的存在——路上偶遇一辆标致508,甚至能引发“这车居然还有人买”的惊叹。从街车到边缘,标致雪铁龙究竟做错了什么?

一、曾经的辉煌:富康与307的时代

1992年,雪铁龙与东风合资成立神龙汽车,首款车型富康以“后轮随动转向”黑科技横扫市场,成为首个敢卖10万元以上的国产轿车。2004年标致307上市,法系两厢车凭借“狮眼大灯+大嘴格栅”的先锋设计,硬生生在桑塔纳统治的时代撕开缺口。彼时的标致雪铁龙,年销量一度突破70万辆,4S店提车加价屡见不鲜。

从国民神车到无人问津 法系车为何败走中国?-有驾

二、法式浪漫的致命伤:设计水土不服?

1. 反人类设计成槽点

当德系车研究中国后排空间,日系车优化储物格时,法系车执着于“浪漫创新”:标致508L的方向盘遮挡仪表盘、凡尔赛C5 X的触控键集成在挡把区、DS7车窗按钮放在中央扶手…这些“设计师自嗨”的操作,让中国车主直呼“用着像解谜游戏”。

2. 空间魔咒难破除

PSA集团引以为傲的EMP2平台,在轴距利用率上堪称“空间杀手”。标致408车长4750mm,后排腿部空间却比卡罗拉短3指;雪铁龙C5明明定位B级车,后备箱进深竟不如轩逸。面对“以大为美”的中国市场,法系车输得毫无悬念。

从国民神车到无人问津 法系车为何败走中国?-有驾

三、败走中国:五大原因解析

1. 换代速度堪比树懒

海外版标致308用上獠牙灯组3年后,国内才推出408X;欧版标致508旅行版被车迷捧为神车,国产版却砍掉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这种“减配+拖延”组合拳,彻底浇灭消费者热情。

2. 定价迷之自信

当自主品牌用L2辅助驾驶、8155芯片堆配置时,标致5008顶配敢卖27万却连ACC都没有。2023年凡尔赛C5 X终端降价3万,才勉强维持月销2000辆的成绩。

3. 保值率堪比限量球鞋

法系车三年残值率普遍低于50%,标致508L三年车价腰斩,让二手车商看到方向盘就摆手:“这车收来只能当镇店之宝”。

4. 4S店消失之谜

北上广深核心商圈的法系4S店接连退网,保养得跨城驱车50公里,维修等配件至少半个月。车主无奈自嘲:“买法系车就像参加荒野求生”。

5. 新能源转型集体掉队

当比亚迪DM-i横扫市场时,标致雪铁龙仍在推销1.6T+8AT“祖传动力”;雪铁龙ë-C4欧洲卖爆,国内却因高昂关税无缘引进,错过最后翻盘机会。

从国民神车到无人问津 法系车为何败走中国?-有驾

四、欧洲封神vs中国扑街:冰火两重天

讽刺的是,标致208连续三年登顶欧洲销冠,308 SW旅行车在德国高速上随处可见。欧洲人爱其精准操控和小巧车身,中国人却吐槽“板悬过减速带像坐摇摇车”。当法系车固执地将欧洲标准强加给中国市场,结局早已注定。

五、垂死挣扎还是绝地反击?

2023年神龙汽车推出“两室一厅”战略:东风标致主攻燃油车,东风雪铁龙转型新能源,实则暴露内部资源分裂。凡尔赛C5 X月销勉强破千,标致408X上市即遇冷。有业内人士直言:“法系车就像迟暮贵族,放不下身段又学不会讨好。”

标致雪铁龙的败局,本质是一场关于“傲慢与偏见”的商业寓言。当中国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时,再好的底盘调校也敌不过车机卡顿,再美的法式设计也扛不住空间局促。或许正如网友调侃:“法系车教会我们一个道理——在中国卖车,光靠浪漫会饿死。”留给标致雪铁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