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吉利进全球前十,本田日产跌出榜单,新能源逆势扩张

比亚迪和吉利联手杀进全球前十,本田、日产这些日系老大哥被挤得连喘口气都难。曾经的风光无限,换成了销量大滑坡,连榜单都坐不稳。这两年汽车江湖的变幻,真有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意味,不过这次,真正翻身的竟然是中国新能源品牌。

今年刚过半,汽车圈就炸开了锅。比亚迪今年前六个月全球售出214万辆,同比增长33%,这已经是把曾经不可一世的本田直接踢下了龙头宝座。海外市场同样亮眼,新能源车和皮卡卖出去45万辆,比去年同一时间劲增132%,客户遍布112个国家和地区,十几年前谁能想到中国车能火到这个程度?

再看吉利也是来势汹汹。上半年卖了193万辆,同比大涨近三成,从第十位一下蹿到了第八。吉利新能源品牌表现尤其能打,旗下银河卖出了近55万辆,同比增幅飙到232%,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过半。吉利还不满足,下半年要推五款新车型,年度目标直接定到300万辆。就冲这架势,谁还敢说中国车只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这一波,不是简单的市场热点,而是产业大洗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放出数据,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500万辆新高,新能源车占比飙到44.3%,同比涨幅超40%。换句话说,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战场正在中国,谁能拼下中国市场,谁就是下一个世界老大。

日系品牌的黄金时代,眼下变成了苦苦挣扎。上半年本田全球销量178万辆,直接缩水5%,从第三名一头掉到第九名;铃木163万辆,比去年掉了2%;日产更惨,只有161万辆,比去年少了6%,直接跌出了前十。最要命的是,美国加征了15%的进口汽车关税,原本利润就不高的日系品牌更加雪上加霜。

美日两头受挫,利润表也愁得老板睡不着觉。丰田净利润下滑37%,本田腰斩一半,日产直接由盈转亏,亏掉了1157亿日元。制造大户本田、日产,在全球主战场上节节败退,脸上实在没啥光彩。

日系在中国还能玩得转吗?按目前的销量来说,恐怕悬得很。本田和日产上半年中国市场双双下跌,跌幅都超17%。铃木和三菱早早就退场了,只剩丰田能靠电动车新车型铂智系列勉强维持点场面。

东南亚市场曾是日系的“自留地”,份额一度超过七成。如今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这些中国新能源品牌成群结队在泰国建厂,趁着本地新能源补贴政策,挥师南下。结果铃木、斯巴鲁相继宣布关闭泰国工厂,日产要在明年9月之前关掉部分产能,本田也在拼命“瘦身”,明显一副要节省开支卷土重来的架势。

看眼全球汽车品牌竞争地图,时代的车轮直接碾到了新能源身上。中国车企强势崛起,跨国扩张速度越来越快,欧美、东南亚乃至拉美市场里,比亚迪、吉利、长城的出货量年年翻番。海外消费者过去还觉得中国车就是便宜货,现在不但智能配置拉满,安全系数、动力系统都挑不出大毛病。

过去日本车靠着耐用、油耗低牢牢占山为王,中国品牌要么夹缝求生,要么被贴上“只会抄”的标签。但这几年每个品牌主打智能、科技、环保,把日系车变成了“旧课本”,新一代消费者谁还被几毛钱油钱劝得动?

问题到底出在哪?日系一直赌油混能、插电混合,迟迟不敢全面切换纯电技术。比亚迪、吉利可不管,技术革新、平台全新,后发优势变成了压倒性领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居全球前列,吉利的银河平台模块化程度极高,还在搞飞行汽车和卫星遥控,早就不只是做小微车的选手。这一波科技竞赛,日系难有反超的机会。

市场风浪越大,比亚迪、吉利们卷得越狠。比亚迪每月推出新款,爆款接力;吉利集团高端、经济型、新能源多条产品线一起发。谁要是产品迭代慢,就真跟不上这一波大潮。过去说车企靠“慢工出细活”,现在更多讲究一鼓作气,唯快不破。

在中国市场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面前,比亚迪、吉利的智能驾驶、语音互联、OTA升级什么的都成了标配。反观日系,连手机App都还不好用,绕着弯儿查导航。年轻一代买车,“老头乐”那一套早就没市场,谁还盯着本田、日产这些快退步的品牌?

比亚迪吉利进全球前十,本田日产跌出榜单,新能源逆势扩张-有驾

全球制造业链条也被重新洗牌,日本车企传统的供货体系、成本控制在应对新能源冲击时显得力不从心。反过来看中国车企,被疫情反复拉练之后,柔性生产、快速响应能力练得炉火纯青。加上政策、资本加持,产能扩张越来越快,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并购、合资搞得风生水起。

在东南亚,比亚迪建泰国工厂当伏笔,广汽埃安、长城一马当先,这股东风刮得日本车企不得安宁。工厂关、产能压,能坚守的都开始研究本地化新能源路线,晚走一步都是风险。有点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招数不多,只能被动应对。

比亚迪吉利进全球前十,本田日产跌出榜单,新能源逆势扩张-有驾

用销量说话,除了中国市场新能源跃进,海外市场也逐步开花。北美、欧洲部分地区对中国车渐渐放开了“警惕线”,性价比、性能在多项测试成为亮点。“中国车就是国民车”的说法,已经不是玩笑话。

这轮新能源浪潮,闪转腾挪的比亚迪、吉利们还在加速。比亚迪官方喊出今年全球销量300万辆目标,几乎无人怀疑能否达成。吉利放言其银河、极氪、雷达、领克多品牌同时发力,只要模式跑出来了,就是下一个新能源共同体的领头羊。

反倒是曾经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日系车企,现在要开始思考怎样熬过难关。技术路线不统一,新能源战略出师不利,市场老化,消费人群流失,怎么破局还真是难题。

有人说日本车还有丰田顶着,短时间内不至于掉队。可丰田的业绩也开始走下坡路,利润暴跌、新能源布局迟缓,已经有点力不从心。国产品牌全员爆发,技术、质量、营销三管齐下,日系高高在上的牌坊快盖不住风雨飘摇的底座。

新的汽车游戏规则,是谁跑得快、谁能创新,谁才有饭吃。比亚迪、吉利不等不靠,国内卷完卷海外,新能源牌照就是“尚方宝剑”。日系品牌如果还想靠过去成熟那一套混江湖,真的得掂量下自己的“刀还快不快”。

比亚迪吉利进全球前十,本田日产跌出榜单,新能源逆势扩张-有驾

市场信号很明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打出全球影响力,不再只是本地故事。今后不管是国内拼到天花板,还是全球化一路高歌,主动权已经从日系当家人悄无声息地转移出来。

车市江湖风起云涌,牌桌一翻,连底裤都可能变样。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唯有搅局者站到最后。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