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eep破产!22万车主修车难,73亿资产5次流拍无人接盘

说起Jeep这个汽车牌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对于喜欢越野车的朋友来说,它曾经就像一个符号,代表着自由、硬朗和一种说走就走的梦想。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听起来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它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却在不久前走到了破产这一步,留下了一地令人唏嘘的烂摊子。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曾经年销量超过22万台的明星车企,怎么就会沦落到价值几十亿的工厂连续五次拍卖都无人问津的地步?

国产Jeep破产!22万车主修车难,73亿资产5次流拍无人接盘-有驾

那几十万花了真金白银买了Jeep的车主,现在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

时间倒退回几年,大概是2017年的时候,广汽菲克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那时候,你要是想买一辆国产的Jeep,比如自由光或者指南者,去4S店里看,那场面叫一个火爆。

店里挤满了人,销售忙得团团转,据说最火的时候,平均每两分多钟就能卖出去一台车。

很多消费者为了能早点提到车,甚至愿意加价购买。

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整个公司都显得信心爆棚,甚至定下了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说要不了几年,年销量要冲到85万辆。

现在回头看,这个目标显得那么不切实际,但在当时,可能很多人都信了。

然而,盛极而衰的故事总是上演得那么快。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当年央视的315晚会,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点名了Jeep自由光存在严重的“烧机油”问题。

这个词对于懂车的人来说,一听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机油消耗得特别快,远远超过了正常标准,有的甚至超了三倍。

这不仅仅是让车主频繁花钱买机油的小事,更严重的是,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过度消耗会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良、磨损加剧,甚至在高速行驶时突然熄火,这可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事。

晚会一播出,全国的Jeep车主都炸了锅,各种投诉和维权像雪花一样涌来。

有位车主就非常无奈地表示,他的车在三年里换了三次发动机,车买回来不是享受的,倒像是请回来一个“祖宗”伺候着。

面对汹涌的民意,厂家的处理方式却让人大失所望。

很多4S店的经理都叫苦不迭,说厂家根本不承认是设计上有缺陷,只是让店里给有问题的车主更换零件,治标不治本,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

这种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漠视和对消费者的傲慢态度,直接导致了市场的崩盘。

国产Jeep破产!22万车主修车难,73亿资产5次流拍无人接盘-有驾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口碑一旦崩塌,再想建立起来就难了。

从2018年开始,广汽菲克的销量就像坐上了滑梯,一路狂跌。

当年销量就直接腰斩,到了2021年,全年只卖出了2万台出头,到了2022年上半年,半年时间全国总共才卖了不到两千台车,平均下来一天卖不到10台。

车卖不出去,最先撑不住的就是经销商。

大量的车积压在仓库里,资金链断裂,全国绝大部分的4S店都处于亏损状态,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如果说产品质量问题是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那么股东之间的内斗,就是彻底把它送进坟墓的最后一铲土。

就在企业已经风雨飘摇,最需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时候,中方股东广汽集团和外方股东Stellantis集团却闹起了矛盾,而且还把矛盾公开化了。

外方突然单方面宣布要增持合资公司的股份,想拿到绝对控制权。

这个举动立刻引来了中方的强烈反对和公开驳斥。

可以想象,当两边的大老板都在会议室里拍桌子吵架时,谁还有心思去认真考虑如何改进产品、如何挽救市场呢?

据说,一款本该及时推出的改款车型,就因为双方的内耗,被硬生生拖延了三年,彻底错过了最后可能挽回局面的机会。

这种内部的混乱,最终让企业失去了所有自救的希望,工厂停产、工人讨薪,破产成了唯一的结局。

破产清算的过程,更是把这家企业最后的底裤都扒了下来。

一算账,总资产73亿多,负债却高达81亿多,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其中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位于长沙的那座现代化工厂。

可就是这座工厂,在网上挂着拍卖,起拍价从19亿一路降到不足10亿,前前后后拍卖了五次,愣是没有一个买家愿意接手。

这是为什么呢?

有行业专家分析得很透彻,这座工厂的生产线是为生产燃油车设计的,而现在汽车行业的大趋势是电动化。

国产Jeep破产!22万车主修车难,73亿资产5次流拍无人接盘-有驾

如果有人买下这座工厂,想要把它改造成能生产电动车的生产线,至少还得再投进去几十个亿。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谁愿意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接一个烂摊子呢?

企业倒了,工厂荒了,但最无助、最痛苦的,还是那几十万相信过Jeep品牌的车主。

他们手里的车,一夜之间成了“孤儿”。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维修保养。

因为厂家没了,原厂的零配件供应也断了。

这下可好,市面上仅存的一些配件价格立刻飞涨。

就拿一个很普通的前保险杠来说,以前可能三千块钱就能换,现在被炒到了三万甚至五万。

有车主苦笑着说,自己要是不小心出了个事故,换个前后保险杠的钱,都快赶上一辆新车的价格了。

而且,能修Jeep的专业维修点也越来越少,从全国几百家锐减到几十家,很多车主为了修个车,不得不开上几百公里,跨省奔波。

二手车市场的情况就更惨了。

一辆开了三年的Jeep自由光,当年落地花了十五六万,现在拿到二手车市场,车贩子最多只给四万五,还一脸嫌弃,说这车烧机油的问题太出名了,收回来根本卖不掉,只能亏本砸在手里。

非常有意思的是,就在广汽菲克长沙工厂杂草丛生、一片萧条的同时,它之前在广州的另一座工厂,被广汽集团收回后,交给了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

如今,那座工厂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着电动汽车,产能规划高达每年40万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一边是废墟,那一边是新生,这个鲜明的对比,其实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过去,很多外国品牌凭借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和一段历史故事,就能在中国市场轻松赚钱。

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大家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售后服务。

如果还抱着老旧的技术不放,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那么不管你的品牌故事讲得多么动人,最终都只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Jeep的倒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用自己惨痛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光靠情怀是卖不动车的,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才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