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尹同跃,终于把奇瑞汽车送进了上市的冲刺阶段。说实在的,这么多年看下来,尹同跃把自己调侃成“六旬老汉”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谁能想到,一个人能在一家企业里折腾二十年,还始终没扔掉搞上市这根筋?这背后当然有人的执着,但更有汽车行业那点“命”——没点熬人的心劲儿,还真未必能蹚出来。
咱们先来问一问:奇瑞拖了20年才把上市的门槛踩进去了,这背后究竟在坚持啥?企业上市,说白了,就是想要钱搞发展。可为啥偏偏奇瑞搞得那么艰难?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的底子本来就薄,早年有个破壳的品牌已经实属不易;另一方面,过去10年行业变化那叫一个翻天覆地,智能化、电动化一浪高过一浪,没点“改头换面”的准备根本混不下去。
尹同跃这个人,看起来是老板,其实干了不少苦力活。现如今,为了提升奇瑞的“存在感”,电视、直播、B站全都上线,什么“铁汁们,我是老尹来了”的段子也用上了。你说他是在求存在感,其实他是陪着奇瑞再吃最后一波“转型红利”。
但我们不能只看尹同跃的辛苦,更得琢磨下一个问题——奇瑞上市以后,它的市值到底能飞多高?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市值神话?
这里头我先抛个问题:面对如今一水儿的新能源车企和跨国巨头拼命内卷,奇瑞靠啥脱颖而出?
别看奇瑞今年营收、利润都爆炸式地涨,新能源车也卖得挺好,甚至还有华为这个大金主“合作伙伴”兜着,问题是——奇瑞现在的大头儿生意,还是靠燃油车撑着。你别看新能源销量增长有九成多,果真掰开招股书看,2024、2025一季度,新能源能占三分之一多点,剩下七成多全是“老本行”。这说明啥?说明新能源这波,奇瑞还没‘翻盘’。
当然,不能说奇瑞没进步。智界联手华为,成立独立运营公司,几十亿预算、几千人研发团队投进去,架势不是不给力,但时间窗口给奇瑞的也不多了。蔚来理想比亚迪谁不想抢市场?特斯拉随时往下‘压价’,国内新能源车越来越像手机行业,拼的是性价比、创新速度、品牌拉力。
再回到上市这件事。港交所敲钟上市,没谁不兴奋。可问题是,上市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终点。别看李想、小鹏、蔚来上市那会儿,市值飙到几千亿,后来“兜头一瓢凉水”,风头过了,大多跌破发行价。市值能不能撑住,不光靠一时的业绩,关键看你有没有续命的核心竞争力。奇瑞市值能涨多少,归根结底得看三样东西:新能源转型快不快、出海市场稳不稳、品牌号召力强不强。
再设想下,如果奇瑞十年前就成功上市,会变成什么样?很可能是当时拿到融资,早早往新能源领域砸钱,也许能少走很多弯路。但现实没如果,20年“苦熬”,等到最后上市,大环境已经变成“群狼抢食”。
现在大家都喊全球化,谁家不说要“走出去”?但说到底,能不能活下来,还得靠自己的“独门绝技”。奇瑞搞“鲲鹏”混动,成不成?好,这事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造车新势力天天刷屏,但到头来没人能保证明年谁会掉队。尤其现在市面上自主品牌冉冉升起,吉利、长安、长城,个个都杀红了眼。每家都有“冲击全球前十”这口号,结果有可能沦为营销。
再问一句——奇瑞虽然海外出口牛气了二十多年,可“技术溢价”有多高?能不能做到让别人出高价买你的车?这不是年销多少万辆能撑起来的。汽车圈里真正赚钱的公司,都是靠创新能力、体系实力、品牌溢价统治市场。你低价走量,哪怕开到非洲、南美,利润都未必好看。比亚迪、吉利早就埋头出海,奇瑞还得分蛋糕吗?而且科技含量差距一旦拉大,主动权就更难抢回来。
当然也得承认,中国有奇瑞这样二十年如一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企业,够不容易了。早年靠踏实搞技术,没烧过钱,也没大规模亏损搞新势力那一套,能把公司活成老树发新芽,还能咬牙冲上市,这样的坚韧,比单靠一时的爆款更可贵。可问题来了,坚韧能变成资本市场上的巨大溢价吗?能让你和“蔚小理”、比亚迪一起拼市值吗?
别高估了资本市场的耐心。上市头几年,大家会给“老品牌”新成长机会,但一旦发现成长性不足,那就是割肉走人的节奏。到现在,连新能源车也卷进了性价比大战,用户认牌子还不如认配置。奇瑞要想市值飙到千亿、甚至万亿,得用新打法,不给别人擦鞋的机会。比方说,把华为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能力真拉通,做出产业链独立性,另外混动、纯电两路都能开花,这才有成长的可能性。
再问一句——市值到底有多重要?其实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你公司值不值钱未必管用,但对于一家二十年等上市的企业,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一次“行业洗牌”的机会。能不能拿着资本市场的筹码干更大的布局,让十年后的奇瑞不再重复上一轮“慢半拍”,才是真正考验。
最后再“俗套”一句,没有奇迹,只有熬过来的勇气。奇瑞这场二十年上市马拉松确实圆梦了,但真正的战役,上市之后才开始。新能源的今天,比当年燃油车竞争狠一百倍,资本市场比汽车市场还残酷。尹同跃的白发,换来奇瑞的新生,如果不能加速拥抱新局面,后面数钱也只能是喝口温水,解一时渴罢了。市值能不能“飞天”,从来都不仅只有上市那一下决定的。今后的路,得靠奇瑞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所以,上市不是终点,只不过是新故事又翻了一页。到底会不会成为资本宠儿、行业传说,还得看奇瑞能在风口浪尖扛多久。六旬老汉的突围,能不能变成千亿奇迹?说到底,这事谁也不敢打包票,但如果奇瑞能用技术和产品让世界张口,市值自会有数。至于能飙到多少?那得靠真本事。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