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汽车论坛和短视频,从11月初开始,合资SUV圈就跟打骨折似的。
本田CR-V混动优惠后18万起,丰田RAV4荣放部分车型终端优惠后最低12万左右。
就连一向高冷的途观L都喊出了直降4万的口号。
可就在这一片降价狂欢里,有个曾经的技术派选手却越来越沉默,那就是起亚狮铂拓界。
这车可不是杂牌,2025款官方公布的数据明晃晃摆在那儿。
1.5T的WLTC综合油耗7.0升每百公里,2.0T零百加速7.8秒。
全系标配10项智驾辅助功能加电动尾门加全景天窗,甚至高配还给了12.3英寸双联屏加BOSE音响。
按理说这配置放在15到20万级SUV里,妥妥的水桶王。
可现实却狠狠打脸,2025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12124台,10月单月销量1443台。
连隔壁一些新能源车型都比它卖得多。
这就好比班里有个学霸,平时成绩门门优秀,结果期末考试排名靠后,你说奇怪不奇怪。
那问题来了,参数这么扎实的狮铂拓界,为啥消费者就是不买账。
2025年10月销量数据曝光 狮铂拓界到底有多惨
先给大伙儿拎个重点,2025年10月乘联会公布了最新SUV销量排行榜。
15到20万级燃油SUV里,丰田RAV4荣放卖了23213台,成为合资燃油SUV销冠。
本田CR-V卖了约15148台,就连换代后争议不断的日产奇骏都还有几千台的销量。
再看起亚狮铂拓界,当月销量1443台,在SUV销量中排名第147位。
你没看错,是一百四十七位,这排名真的是有点靠后了。
更扎心的是,这车2025年4月刚年度改款上市,不是换代,是年款升级。
当时起亚中国区还拍着胸脯说,全新狮铂拓界是技术起亚的标杆,油耗配置动力全维度碾压同级。
结果月销量持续低迷,简直像坐了滑梯一样往下掉。
那这车到底参数扎实在哪,咱掰开了揉碎看。
油耗方面,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加8AT变速箱,WLTC综合油耗7.0升每百公里。
实测城市通勤7.5到8升左右,高速能跑到6升以下。
对比同级,CR-V的1.5T实际油耗7到8升,RAV4荣放2.0升自吸更是高达7.2升以上。
狮铂拓界在燃油经济性上表现确实不错。
配置方面更是良心,全系标配10项智驾辅助功能。
包含FCA前方防撞辅助、车道跟随、主动刹车,还有全景天窗、电动尾门、手机无线充电。
中高配还给了12.3英寸双联屏加BOSE音响加后排座椅加热。
要知道,同价位的福特锐际要加2万选装L2辅助,大众探岳的高配才有电动尾门。
动力方面,1.5T够家用了,200马力253牛米的扭矩。
2.0T版本更是直接拉满,236马力加353牛米,零百加速7.8秒。
比CR-V的1.5T快了一秒多,开起来明显更有劲儿。
当时还有媒体吹,这配置放在20万级都算良心,起亚这是要掀桌子。
结果呢,消费者不仅没买单,反而越卖越少。
这就好比你家楼下新开了家餐馆,菜单写着大厨秘制、食材新鲜、人均30管饱。
结果开业半年门可罗雀,肯定不是菜不好吃,是大家压根不知道,或者压根不想进去试试。
技术参数全达标 为啥消费者就是不感冒
可能有人要问,油耗低、配置全、动力够,这车看着哪哪都行,咋就没人买。
咱得往深了挖,不是车不行,是人设和环境都出了问题。
2010年那会儿,起亚还是高颜值加性价比的代表。
K5、智跑卖得那叫一个火,街上随便一扫就是虎啸式前脸。
可这十几年,韩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七点多跌至2023年的不足两个点。
消费者心里都门儿清,买韩系车,保值率低、售后网点减少、修车可能得跑远路。
就拿狮铂拓界来说,官方宣传的5年10万公里质保。
可很多三四线城市起亚4S店网点覆盖不足,出了问题只能找第三方修理厂。
这谁心里不犯怵,万一买完又出问题,找谁去。
现在的合资SUV市场,那叫一个贴身肉搏。
本田CR-V虽然油耗高点,但品牌溢价摆在那儿,买它是图个踏实。
丰田RAV4荣放更是开不坏的代名词,哪怕配置差点,大爷大妈们也愿意为省心买单。
更别说国产SUV了,比亚迪宋PLUS DM-i亏电油耗仅3.9升每百公里。
满油满电续航1500公里,长城哈弗H6新能源续航超700公里。
就连长安CS75 PLUS都给了终身免费流量加终身基础保养。
反观狮铂拓界,除了参数好看,品牌、口碑、服务全被比下去了。
消费者自然觉得,同样的钱,我干嘛不选更保值的。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早就不只看马力多大油耗多低了。
2025年汽车消费调查显示,后90后和00后消费者占新能源智能车用户的近一半。
年轻人更在意车机流畅度、智能化体验、品牌调性。
狮铂拓界的内饰用料虽然是软包加皮质,但设计还是老一套。
车机系统流畅度不如国产车,连个手机互联都要手动操作多次。
对比国产车的14.6英寸大屏加8155芯片加语音控制全家桶。
狮铂拓界就像个功能机,年轻人看一眼就摇头。
这配置,我还不如加2万上国产新能源,至少智能化体验能甩它几条街。
参数不等于销量 起亚到底输在哪一步
说到底,狮铂拓界的困境不是个例。
而是韩系车乃至传统合资品牌的缩影。
当技术参数遇上品牌信任和消费趋势,光靠硬刚配置根本不够。
消费者买车就像交朋友,第一次印象坏了,后面再努力都难。
起亚这些年在国内市场负面缠身。
早期车型小毛病多,比如异响、变速箱顿挫。
后期服务跟不上,4S店网点减少、保修扯皮。
导致很多人一听起亚俩字就直接pass。
就算狮铂拓界参数再好,消费者也会想,万一买完又出问题,找谁去。
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10月达到五成多,11月预计突破六成。
连传统燃油车用户都在考虑混动或者插混。
狮铂拓界却还在死磕纯燃油,虽然油耗低。
但和宋PLUS DM-i这种可油可电、一箱油跑1000公里的混动比,优势瞬间没了。
更别说年轻人喜欢的智能化。
狮铂拓界的车机系统连个OTA升级都要等半年。
而国产车已经能远程升级、语音控制空调座椅了。
这车上市半年,除了4S店门口贴几张海报,几乎看不到像样的广告。
对比同期上市的国产SUV,比如长安启源Q05请了顶流代言。
吉利银河L7搞了万人试驾,狮铂拓界就像个透明人。
消费者都不知道它改款了,更别说掏钱买了。
起亚需要重新建立品牌信任,比如加大4S店覆盖、提升售后服务响应速度。
产品端得跟上趋势,比如赶紧推出混动插混版本。
虽然已有2.0升HEV版,但推广不足,车机系统也得换成国产同款流畅度。
否则就算再出几款参数王,也只会继续被冷落。
网友吵翻了 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狮铂拓界销量扑街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吐槽现场。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也许你也有同样的疑问。
有人问,油耗这么低,买它当工具车不行吗。
工具车确实看重油耗,但前提是省心加耐用。
狮铂拓界的低油耗是建立在1.5T涡轮加小排量的基础上。
长期高负荷使用,比如跑网约车,可能面临积碳问题。
后期保养成本未必比CR-V低。
而且工具车更需要保值率,开3年后卖二手车。
狮铂拓界可能比同级合资车便宜2到3万。
这笔账算下来并不划算,还不如买个保值率高的日系车。
还有人问,配置比国产车差,价格能不能再降。
2025年狮铂拓界官方优惠活动期间最高优惠达6.4万。
焕新价11.58万起,终端优惠普遍4到6万。
但消费者还是不买账,因为价格战打到这份上。
国产SUV已经卷到10万级配高阶智驾。
合资车光靠降价已经拉不回口碑。
除非起亚愿意彻底躺平,比如再降2万加终身质保。
否则很难打动精明的消费者,大家都不傻,会算账。
也有人问,韩系车是不是彻底没救了。
也不至于没救,但得换打法。
起亚需要重新建立品牌信任,比如加大4S店覆盖。
提升售后服务响应速度,让消费者修车不用跑远路。
产品端得跟上趋势,赶紧推出混动插混版本。
车机系统也得换成国产同款流畅度,年轻人才会买账。
否则就算再出几款参数王,也只会继续被冷落。
市场不会等你慢慢改,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
结语部分 狮铂拓界给所有车企敲了警钟
从2025年11月的销量数据就能看出。
在今天的车市里,参数扎实只是基本功。
品牌信任、消费需求、营销策略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起亚狮铂拓界就像个优等生,明明成绩单全A。
却因为学校口碑差、同学都不爱搭话,最后成了班里的小透明。
本田CR-V终端优惠5到6万,丰田RAV4荣放部分地区降到14万内。
合资SUV的价格战已经打到白热化。
狮铂拓界就算优惠6万多,成交价12.72万起。
消费者还是不买账,因为大家要的不只是便宜。
要的是品牌靠谱、服务到位、智能化跟得上。
下次再有人问,这车参数这么好,为啥没人买。
你可以直接回一句,不是车不行,是时代变了。
光靠硬实力,赢不了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有15万预算。
会选参数扎实但冷门的狮铂拓界,还是品牌靠谱但配置一般的合资SUV。
或者干脆加点钱上国产新能源,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这个答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但市场已经用销量给出了答案,消费者的选择从来都是最真实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