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一上来就搞得这么花哨,轴距超3米、纯电续航410公里、华为乾崑辅助驾驶……这些词儿都亮眼,不得不让人停下来想一想,这年头买车,到底在比什么呢?是比动力、比续航,还是比智能,甚至得比格调?拿岚图追光L来说吧,这车今年第四季度才上市交付,光是参数一曝光,网上的讨论声就已经不小了。我就琢磨着,这些新技术到底值不值得期待,这些堆料又到底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有多大用?
先来看看大家都关心的尺寸和续航问题。轴距超3米,这确实很能打。当年我们买车,看见2600毫米、2700毫米轴距的就已经觉得宽大舒适,现在普遍都是2900-3100,为啥?说白了,现在谁不想坐得宽敞,后排大沙发一坐,感觉就跟在家似的。动力这块,410公里的纯电续航,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真正买这个级别车的人,大多也就是市区通勤,偶尔短途自驾。可是你要说开着它跨省,光靠纯电还是有点扛不住。还好它带了插电混动,续航短板多少能补上。
说到智能化,就不得不提华为乾崑ADS 4。现在,各大品牌都恨不得把自动驾驶吹得天花乱坠,仿佛买了一辆车等于多了个“自动司机”。可是,真的靠谱吗?城市/高速NCA、高速施工路段自动绕行、智能泊车,这些功能听起来足够炫技,可用起来呢?我们在实际体验里见过两种人,一种是刚提车那两天玩得不亦乐乎,第三天开始再也不开辅助驾驶,觉得太新鲜了,自己没个信心;另一种是用完一次觉得确实省心了,如释重负。大多数人怎么选,就取决于这套系统到底“聪明”到什么程度。要是遇到雨雾天、复杂道路,这套辅助系统究竟能不能做到让人放心?现在谁家都敢上“大聪明”广告,但真正拿得出手的,恐怕没几个。
再看外观设计,全新语言、分体式大灯、贯穿式灯带之类的,其实都是车厂在跟风。讲真,现在大街上跑的新能源车,基本都是同一套思路,新鲜的元素快被用光了。想象一下,十年前的大众、丰田,多少年一个样,换个中网就当新款;现在的国产新势力把车灯当成脸,恨不得全车都是灯,也算是时代审美了。可这些造型说到底是不是实用?你问问常在夜里跑高速的司机,最怕就是新车大灯太晃眼,搞得大家都互相“闪会儿”对方。再讲,现在的隐藏门把手、银色饰条、专属C柱标识……到底有多少是在照顾实用和安全?还是单纯为了点“仪式感”?
动力方面,1.5T插混听着不小气,毕竟这个级别的新能源还在拼油电。可1.5T配合前后双电机,最大230千瓦输出,这账面数据确实过得去,但发动机的存在,说白了还是要解决里程焦虑。这不是岚图自家一家的事,整个国产新能源都在往这个方向靠,人家理想的增程,问界的混动,腾势DM-i,各家都用同样的路子,核心还是:别指望纯电立马顶天下,稳妥才是道理。
现在的新车发布,越来越像互联网公司搞产品发布会,光是参数PPT看得人头昏脑涨。为什么?因为厂家最怕的就是消费者说“不新鲜”。于是,更多摄像头、更高精度雷达、更加智能的系统,一层一层往上叠。可别忘了,那几个标志性的配置变成“标配”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技术下沉、产品成熟。否则,今天你家独有的功能,明天别人家随便一加,也就不稀奇了。
价格呢?别忘了,这才是决定销量的那个终极杠杆。现在把岚图追光L已有的对手拿出来,享界S9、阿维塔12、腾势Z9 DM,一个比一个贵,配置拼不过堆续航,续航拼不过拼智能化。表面上是比拼参数,本质其实是看谁把综合体验做得更接地气。比如享界S9,走得是商务舒适派;阿维塔12秀的是新潮科技,再往下还有腾势稳稳的传统豪华。岚图追光L说实话就是想闷声发财,踩在主流之上、豪华之下,既不贵得让人下不去手,也不便宜到被说成低配。横着一看,别管你配置怎么炫、参数怎么靓,最后买单的那拨人,还是想要个性价比。
有些人会问,这么多新车、新技术,究竟哪家做得最好?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没有最好的,只有更激进或者更务实。消费者的需求看着花里胡哨,最后落到实处依然没变,安全、舒适、省心、实惠。现在的大五座、大六座新能源,几乎都在捏着这几个关键词撒网。新车主喜欢讲究智能,老司机依旧念叨“跑得远,坐得稳”,最后谁能两头都沾上,才能被称作“好车”。
从更深层次来说,现在一辆新车拥有的标签太多,谁都怕被人说太LOW,于是就拼命往高大上靠。可“高大上”是不是我们真的需要的? 你要选个1.5T插混动力纯粹是不喜欢充电焦虑,还是被宣传带节奏?要配上这个高科技辅助驾驶,是为了图省事,还是单纯为了显得自己潮?答案有时候比想象的复杂。厂家的路子没错,但如果不能把这些新技术转化成实际体验的进步,用户就会很快免疫。你今天吹的牛,明天很可能就成了“鸡肋”。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到底是在买车,还是在买一个“移动的大玩具”?这跟智能手机当年疯狂堆参数有点像,谁CPU牛、谁屏幕大、谁摄像头多,大家轮番上阵。可到头来,真正用得最多的,还是电话、微信、导航。而现在买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再炫,天天让你用的,还是开空调听音乐,导航加速刹车。越是花哨的东西,越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笑话。想想几年前的语音助手,谁现在还当回事?满满的尴尬和无感,现在又被智能驾驶接棒了。
回头看看岚图追光L的发布,不得不说挺有中国新能源的代表性。抓住了主流尺寸、主流智能、主流电池,把配置堆满,把外观拉满,价格卡在一个明晃晃的区间。这说明大家对于国产新能源的信心越来越足,也敢于和国际大牌一决高下了。但说到底,这场比赛里没有谁能永远“遥遥领先”。今天你领先,明天就有人追上,后天又有人超车。豪华、科技、性价比,谁都想一个不落全抱住。但没那么容易,消费者最想要的,恰恰是安安稳稳买个顺心如意的车。剩下那些眼花缭乱的功能,往往只能用来凑热闹,过几年风头一过,全成了“时代的眼泪”。
我一直想问一句:我们需要多智能的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班、周末郊游,真的非得自动驾驶不可?门把手一定要藏起来,大灯一定要做炫酷造型,辅助驾驶非得升级到四代?这些加分项,最后会不会变成隐性负担,修起来更贵、用起来更复杂?多一个系统就多一份心思,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科技信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好的技术最终都变成了大家的标配,而不是靠在发布会上被反复强调。如果岚图追光L能够把这些新技术做得真正好用、稳定,再把价格做到让消费者心安理得,别的不敢说,至少能稳住销量。反正现在国产新能源竞争这么激烈,厂家比消费者还紧张,谁都想贴着用户需求走。最后买不买账,还得看老百姓自己的用车体验。
一句话总结:好车不怕比,关键得实用。参数再亮眼、功能再炫酷,买回家能用住、用舒服,这才是王道。其他都只是调料,不能拿来当饭吃。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拥趸。现在的岚图追光L在这方面做得如何,最终还得让市场和用户说了算。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