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哥几个,今儿这事儿,不说不快。
深圳车市那颗雷,真的是晴天霹雳,直接在你火锅吃到最嗨的时候,把电闸给拉了。
10月28号,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一,深圳市商务局慢悠悠地发了个公告,白纸黑字,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各位爷,钱花光了,汽车补贴这顿流水席,吃完了啊,散了吧。
就这么地,没了!
你敢信?
前一秒你可能还在4S店里跟销售磨嘴皮子,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那一万多块补贴到手,是换套轮毂还是加个好点的音响……后一秒,手机新闻弹窗一亮,嗡一下,感觉自己像个刚冲进超市,却被告知“今日闭店”的倒霉蛋。
那心情,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这事儿要往回倒带,就更有意思了。
还记得今年三月那会儿吗?
深圳手握一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王炸,豪气冲天,说要带着大家“以旧换新”,奔向美好生活。
汽车,绝对的明星项目。
买个新能源车,顶破天能给你补贴一万五。
我的亲娘嘞,这不是代金券,这是能直接打到你卡里的真金白银。
消息一放出来,整个市场瞬间就“燃”了。
4S店的咖啡机估计就没停过,销售顾问们嗓子都快喊哑了,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那段时间,你要说你是深圳卖车的,走道都得横着走。
客户那叫一个热情,生怕晚一步,自家的那辆“买菜车”就赶不上这波鸟枪换炮的红利。
到了九月份,画风就更魔幻了。
每天那个补贴资格,就跟抽奖似的,定时开放,瞬间秒光。
无数人掐着表,网速不够快手速不够快,都只能看着别人家的车上了“补贴户口”。
那场面,简直是互联网版的“速度与激情”。
市里一看这架势,哎呀,民心所向啊,群众热情这么高涨,不能寒了大家的心,追加!
预算必须追加!
你看这剧本,起承转合,高潮迭起,是不是特像那么回事?
结果呢,导演写到一半,笔一扔,说我不拍了。
这急刹车,甩得人七荤八素。
这背后可不光是钱花完了这么简单。
这种运动式的“撒钱”刺激,像一剂猛药,瞬间让市场打了鸡血,数据蹭蹭往上涨。
可药劲儿一过呢?
是不是把未来半年的购车需求,都提前给“吸”干了?
这就好比一个本来身体还行的哥们儿,你非给他灌一瓶红牛让他跑个百米冲刺,跑是跑完了,后面估计得在床上躺三天。
而且,这场狂欢里,真正偷着乐的,恐怕不只是那些抢到名额的幸运儿。
新能源车企的报表好看了,库存清了,皆大欢喜。
可这种被“喂养”出来的繁荣,有点虚胖。
政策一断奶,有多少车企能真正靠自己的本事,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站稳脚跟?
别急,真正的“大考”,还在后头。
那边地方补贴的“饭”刚吃完,这边国家层面的一道“大菜”也要变味了。
记着没?
从2026年开始,实行了N年的新能源车购置税全免政策,就要打对折了。
一边是地方政府不陪你玩了,一边是国家级的优惠也要缩水。
这两记组合拳下来,明年的购车成本,板上钉钉是要涨的。
这就相当于游戏里,你的新手保护期结束了,系统不仅没给你发奖励,还把野怪的难度给调高了。
那些只会躺在政策温床里讲故事、玩概念的企业,这回怕是要被冻醒了。
当然,咱们也别太悲观。
深圳这边不玩了,你看郑州、兰州那些地方,立马搞起了“接力赛”。
但这终究是权宜之计,市场这东西,有它自己的脾气,不是靠几张A4纸就能永远哄着捧着的。
说到底,深圳这次补贴“闪崩”,就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消费者的狂热与失落,也照出了产业的机遇与焦虑。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甭管有没有补贴,买车这事儿,最终还得看自己兜里有多少钱,车是不是真合心意。
对于那些造车的,也别总想着等风来,自己得学会造风。
毕竟,潮水退去之后,谁穿着裤衩,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得,大幕才刚刚拉开。
接下来,咱们就等着看,谁能在这场告别“政策哺育期”的硬仗里,杀出一条血路。
你们觉得,下一波会不会是车企们自己掏钱“血拼”?
来,评论区里说道说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