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

岚图FREE上市三年,终于要冲港股了? 这不是简单的资本动作,而是央国企在新能源赛道上第一次真正“亮剑”。东风集团亲手孵化的岚图,即将成为“首个登陆港股的中央企业新能源品牌”,这个头衔分量不轻。它背后不只是一个车企的上市,更是一场关于传统巨头能否在电动时代重生的实验。我试驾过岚图FREE和梦想家,说实话,它的底盘质感、空气悬架调校,甚至静谧性,完全不像一个“国企出品”该有的水准——太细腻了,太懂用户了。这背后,是东风多年技术沉淀的厚积薄发,还是真有“国家队”不一样的打法?今天咱们就来深挖一下。

岚图的“反骨”:国企背景,却做着最不像国企的事

岚图最让人意外的,是它的产品思维极度用户导向。我第一次坐进岚图FREE的驾驶座,看到那块可升降的三联屏,第一反应是:“这成本得多高?国企领导能批?”但人家真做了。而且不是噱头——屏幕升起那一刻的仪式感,配合香氛和氛围灯联动,情绪价值直接拉满。这不是工程师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真正研究过用户心理的设计。

再看它的增程系统。岚图FREE提供纯电、增程双版本,其中增程版搭载1.5T四缸增程器,CLTC纯电续航205km,综合续航可达860km。注意,是四缸。当年不少新势力为降成本用三缸增程器,抖动明显,岚图却坚持用四缸,哪怕贵一点。我在高速上跑过一整箱油,NVH表现接近理想L8,完全没有“小马拉大车”的乏力感。这种“不计成本”的追求,像是新势力的偏执,不像国企的算账逻辑。

更关键的是平台。岚图用的是ESSA原生电动架构,支持800V高压快充。我实测过,从20%到80%电量,仅用25分钟出头。这种对补能效率的极致追求,说明它从底层就按电动车逻辑造车,而不是“油改电”的敷衍。相比之下,很多传统品牌至今还在用过渡性平台,差距一眼可见。

内饰与空间:不拼堆料,拼“高级感”的营造

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有驾

坐进岚图梦想家MPV,你会觉得这车“贵得有道理”。它不用满眼木纹和镀铬去堆豪华,而是用NAPPA真皮+微纤维麂皮的搭配,配合极简线条,营造出类似北欧家具的质感。中控台微微向驾驶者倾斜,空调出风口做成贯穿式“光导剑”,细节处处透着克制的高级。

我特别喜欢它的二排座椅。不是简单给个航空座椅就完事,而是支持腿托、腰托、肩托、脚托全调节,还有8点按摩和通风加热。有一次我载着父母跑长途,中途老爹睡着了,醒来第一句话是:“这椅子比高铁一等座还舒服。” 这种体验,是参数表写不出来的。

但岚图也没回避问题。比如车机系统,虽然硬件顶配(高通8155芯片),但UI设计偏传统,动画流畅但不够“酷”。对比蔚来、小鹏那种互联网感十足的交互,岚图像是“稳重派学霸”——功能全有,但不够张扬。这可能符合部分成熟用户的口味,但对年轻群体吸引力稍弱。

动力与操控:谁说大车不能“贴地飞行”?

试驾岚图FREE时最震撼我的,是它5.8秒破百的加速配上全铝双叉臂前悬+空气悬架+CDC魔毯系统。这配置组合,30万级里几乎独一份。我特意找了一段山路攻弯,这台近2.4吨的SUV居然能稳稳贴地,过弯侧倾极小,刹车点头也被抑制得很好。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细腻,几乎无感,完全不像这个级别国产车该有的水准。

它有经济、舒适、运动、雪地四种驾驶模式,我最爱用“自定义”。可以把动力调到运动,悬架却保持舒适,兼顾激情与舒适。这种颗粒度极细的调节自由度,说明工程师真的自己天天开、天天调。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理想L7虽然空间和智能化更强,但操控更偏向“舒适取向”,过弯时车身晃动感明显强于岚图;而问界M7升级后操控进步大,但底盘用料(前麦弗逊)和岚图仍有代差。岚图在“驾驶乐趣”这个被多数新能源SUV放弃的维度上,硬生生杀出一条路。

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有驾

智能化:不吹“完全自动驾驶”,但L2+很靠谱

岚图不搞“城市NOA免费送”的营销战,它的智能驾驶叫“VOYAH PILOT”,功能扎实但不浮夸。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高速上ICC智能巡航能稳稳居中,变道辅助成功率很高。我在沪陕高速实测,连续跟车3小时,系统只退出2次,一次是施工改道,一次是大雾。

它没有激进推城市领航,但我认为这反而是理性。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复杂路况,真没必要为“自动驾驶”噱头买单。把高速NOA做稳、做安全,才是对用户负责。岚图的策略很清晰:安全比炫技重要。

车联网方面,岚图支持远程控车、电池预加热、预约充电等实用功能。我冬天提前用APP启动车辆,上车时座椅和方向盘都是热的,电池也预热好了,快充效率直接拉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智能化,比喊口号更有价值。

安全:拿“五星”不够,要重新定义安全标准

岚图是少数敢公开“车顶静压测试”的车企。我看过那段视频,10吨重物压顶,A柱几乎没变形。它的车身高强钢占比超75%,铝合金占比20%,电池包有十层防护。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主驾侧小偏置碰撞拿到G(优秀)评级,这在中大型SUV里并不多见。

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有驾

更关键的是电池安全。岚图的“三维隔热墙”技术,能做到单个电芯热失控,不蔓延到相邻电芯。他们做过针刺实验,三元锂电池包被刺穿后,只冒烟不起火。这种“底线思维”,是很多新势力没做到的。

和谁比?理想、问界还是腾势?

维度 岚图FREE(增程版) 理想L7 Air 问界M7 后驱版

价格 31.39万 30.98万 28.98万

驱动形式 四缸增程+双电机 四缸增程+双电机 两驱增程

底盘 双叉臂+空悬+CDC 五连杆+空悬 麦弗逊+空悬

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有驾

CLTC纯电续航 205km 210km 200km

智能驾驶 L2+(高速NOA) L2++(城市NOA) L2+(华为ADS)

核心优势 操控质感 空间与智能 智驾系统

结论:你要驾驶乐趣和底盘高级感,选岚图;要家庭空间和语音交互,选理想;要华为智驾生态,选问界。没有绝对赢家,只有需求匹配。

香港上市,意味着什么?

岚图若成功登陆港股,将成为首个独立上市的央企新能源品牌。这意味着什么?第一,融资渠道打开,研发和渠道扩张会加速;第二,接受资本市场监督,倒逼管理更市场化;第三,为其他央企(如埃安、极狐)探路,成败在此一举。

但挑战也明显:品牌认知度仍弱于“蔚小理”,渠道密度不足,用户圈层偏低调。如何讲好“国家队技术实力+新势力用户体验”的故事,是上市后关键。

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有驾

未来会怎样?

我认为岚图的路走对了:不盲目烧钱换市场,而是用产品力和用户口碑一步步爬坡。它的ESSA+SOA双平台,已支持轿车、SUV、MPV全覆盖,未来产品线会更完整。

但新能源淘汰赛已进入下半场。岚图需要更快的迭代速度、更强的用户运营、更鲜明的品牌标签。否则,技术再强,也可能被流量淹没。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央国企新能源品牌独立上市”,是走向市场化的好路子,还是换了个“输血方”继续内耗?你愿意为“国家队技术背书”买单吗?评论区聊聊。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岚图香港上市的具体时间表、募资用途、以及最新销量数据,暂无官方披露,需等待进一步公告。

岚图汽车登陆港股,央国企新能源转型迎来关键突破-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