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卖车吧!某新势力车企暴雷,“0公里二手车”的遮羞布已被彻底撕开
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卖掉手里的哪吒汽车,现在可得抓紧了。因为你可能还未来得及打开车机,4S店就已经人去楼空,售后电话变成空号,微信群里都是“大家自求多福”。这一场电动车圈的连续剧,堪称近年最魔幻现实的反面教材。从“冠军新势力”到“全网逃亡”,哪吒汽车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所有人,什么叫“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维修电话都打不通的起”。
销量造假,套路玩到极致
先来讲讲“0公里二手车”的故事。这是一种只有在天朝商业智慧中才能出现的创新。内部文件爆出的数据显示,哪吒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通过“先上保险后过户”的方式,虚报了6.47万辆的销量,占比高达55%。这些车既没进客户家门,也没开出过汽车城,而是悄悄在经销商、员工、仓库间空转。你以为买的是新车,结果保险到期才发现其实是“流浪地球”的装备——论二手新车谁与争锋?
直营店像多米诺骨牌倒下一片。有的车主早上还在4S店洗车,下午就收到工作人员通知:“服务总监月底离职,企业微信注销,大家建群抱团自救。”售后维修变成自家邻居凑钱买零件。说好的“科技改变生活”,最后只有老板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潇洒跑路。
仓库成艺术展览,“已售”新车积灰
如果你踏进哪吒的仓库,场面堪比大型装置艺术现场。满眼都是贴着“已售”标签却无人问津的新车,电池都快报废了,就是没人来提。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早被供应商申请破产清算,唯一“救命稻草”——日本的丰田三共的入股意向也变成了南柯一梦。业内评价一针见血:如今谁去提车谁割肉,再晚点,只能当废铁处理——这是新能源汽车演化史上最心酸的一章。
从巅峰到崩塌,“销量神话”归零
别忘了2022年,哪吒还凭借15.2万辆销量高居新势力榜首。短短两年,2024年上半年实际销量仅有1023台,成为业内笑柄。2023年530多家门店,如今直营店剩下的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苏州店无奈搬出横幅:“关店甩卖,办公椅50元一把。”朋友,你买的是车还是在拍废品?
最惨的还是车主和车贩。二手市场直接亮红灯,“哪吒车别收,修三电比修火箭都难”。有人苦笑:“花23万买,现在两年不到贬值成13万,泪目。”在新能源赛道,品牌溢价比纸还薄,残值比空气还轻。
企业战略失误,泡沫一戳就破
为什么哪吒坍塌得这么快?先看管理。前CEO张勇一心要造高端,拒绝了大众合作,跑去做哪吒GT,结果错过了SUV(主力家用)井喷的窗口期。等哪吒L姗姗来迟,发现市场早已是理想和问界的天下。三年亏183亿,毛利率低到-34%,最后还靠假销售数据涂脂抹粉圈钱。一句话总结:“没人问真假,领导只要数字。”
说到底,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资本温室里长出来的泡沫企业,根本经不起市场一丁点波动。丰田都开始埋头自研,贴牌玩家迟早黄了。
新能源车避坑指南,从哪吒学到什么?
第一条:警惕低价诱惑。哪吒靠价格战吸睛,但三电系统品质拉胯,省钱全花在后续维修和折价上。低价带不来高品质,只有“入门即巅峰”,巅峰即入土。
第二条:别迷信“爆款”传说。内部人士调侃得好:“销量、交付、交强险,统计口径比女人的年龄还难问!”买车看真实口碑,海报照骗都是幻觉。
第三条:押注技术,不愿研发的企业不配谈未来。潮水褪去,只看谁在裸泳。
结语:
哪吒汽车的故事是反智消费和资本催熟的双重警示。泡沫一破,车主成了时代的弃儿。“科技改变生活”,但科技也能让生活大乱。用哪吒造假传奇做电车选购的灭火器,有点残酷,却很现实。至于现在,有车的朋友,抓紧出手。毕竟零公里二手车,未来可能连废铁价都没有。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