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58万买宝马X4,五年跌成10万!保值神话碎一地,我悟透了

五年亏40万

这事儿吧,得从我那表哥说起。2020年,那会儿国内汽车市场还挺火热,大家兜里有点钱,都寻思着换个好点的座驾。我这表哥,人长得精神,审美也挺在线,一眼就相中了宝马X4。你懂的,那溜背造型,轿跑SUV,搁马路上一跑,回头率绝对不低。当时销售也是一顿猛夸,什么德国原装进口,品质保证,未来出手保值率杠杠的。表哥一听,这不就是梦中情车嘛?颜值、品牌、保值,全占了。脑子一热,刷卡!连落地带各种杂项,小60万扔进去了。那提车的兴奋劲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跟昨天似的。他说,开这车出去,感觉整个人生都升华了。

表哥58万买宝马X4,五年跌成10万!保值神话碎一地,我悟透了-有驾

头两年,这台X4确实给他长了不少脸。朋友聚会,停在C位;接送客户,也显得有实力。车本身也没出过啥毛病,原版原漆,连个小刮小蹭都处理得妥妥当帖。他开得也仔细,五年下来,总共才跑了6万多公里,基本就是城市通勤加偶尔自驾游。按理说,这么金贵的车,车况又这么好,二手市场怎么也得是个“香饽饽”吧?可现实啊,总喜欢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去年年底,表哥公司周转出了点问题,急需一笔钱,就想着把这台宝贝疙瘩给卖了。他先是挺自信地在几个二手车平台上挂了价,结果呢,问的人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有几个砍价的,那刀法叫一个狠,直接对半砍。他有点懵,心想这不对啊,我这可是进口宝马!于是就找到了我那个做二手车生意的朋友,寻思着给个“友情价”总行了吧。结果我那朋友面露难色,绕了车三圈,打开引擎盖瞅了瞅,又接上电脑读了读数据,最后叹了口气,伸出一个手指头:“哥,看咱这关系,10万。多了我真不敢收,收回来也是砸手里。”

当时空气都凝固了。10万?我表哥差点没跳起来。当初58万买的,五年亏了48万,一年将近10万块钱就这么蒸发了?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呵护的“宝贝”,在市场上竟然是这么个待遇。我那朋友也是一脸无奈,开始给他上课。他说:“哥,你这X4啊,就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买新车的人,图个新鲜,图个个性。可到了二手市场,大家想的是什么?是实用,是省心,是再卖的时候别亏太多。”他指了指旁边一台同样年份的宝马X3,“你看这个,虽然没你那车帅,但空间大,保有量也大,现在收车价怎么也得在20万出头,保值率能到40%多。你这个呢?全国每个月卖出去的二手X4,十台里有八台都得压在车商手里,谁敢接?”

表哥58万买宝马X4,五年跌成10万!保值神话碎一地,我悟透了-有驾
表哥58万买宝马X4,五年跌成10万!保值神话碎一地,我悟透了-有驾

这事儿让我彻底清醒了。原来我们普通人眼里的“好车”,和二手车商眼里的“好卖的车”,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后来我特意去查了下数据,还真就这么回事。像这种个性化的轿跑SUV,五年平均折旧率高达80%,简直是理财黑洞。反观那些满大街跑的“街车”,比如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甚至一些国产热门SUV,保值率都相当坚挺。就连前几年大家还嫌弃的电动车,像特斯拉Model Y,因为市场认可度高,技术迭代稳定,五年保值率竟然能维持在60%左右。知乎上有个匿名高赞回答说得特别到位:“买车,本质上是在为你未来的用车成本投票。你选了小众,就等于提前支付了那份‘与众不同’的代价。”

这事儿还没完。最近汽车圈又传出新政策的风声,说以后对冷门进口车的环保检测和上牌流程会更加严格。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持有成本和交易难度进一步增加,保值率还得往下跌。反倒是一些看似老旧的硬派越野车,比如丰田普拉多,因为赶上了露营热潮,二手价格不降反升,成了理财产品。但话说回来,那油耗和保养费用,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现在,我身边准备买车的朋友都学精了。有个同事,买车前硬是把近半年的销量排行榜给背下来了,专挑月销过万的车型看。他说:“咱不求赚钱,但求少亏点。大家都在买的,总不会错得太离谱。”还有人学会在各种二手车平台上比价,找好几个车商同时竞价,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我表哥现在也彻底想开了,他说当初就是被颜值冲昏了头脑,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开玩笑说,这五年开X4的钱,都够他天天打车上下班,还能剩下不少。他发誓,下一台车,绝对先看保有量和保养成本,什么造型、什么情怀,通通靠边站。车价跌得比工资涨得快,这话真不是说着玩的。你说,现在这行情,买车是不是跟买电子产品越来越像了?追求个性,就得做好为这份“不一样”买单的准备。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有50万预算,是会选择一台能让你在人群中闪耀的个性座驾,还是会选一台能让你在卖车时不那么心痛的大众情人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