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二手车市场上,有一台车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这是一台2024款的奔驰GLE 350 4MATIC 时尚型,车是黑色的,看着就挺有气场。
关键是它的身份有点特殊,去年,也就是2023年11月份才上的牌,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跑了一万多公里,基本上跟新车没什么两样。
咱们都知道,这种豪华品牌的中大型SUV,新车价格可不便宜,这台车当时全部办齐落地,花了将近78万。
可现在呢,二手车商给出的报价是55.8万元。
算一下这笔账,才开了一年左右,车价就跌掉了二十多万。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心里就开始盘算了:这到底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一个隐藏着风险的陷阱?
花五十多万,去买一台别人开了一年的“大奔”,这笔买卖究竟划不划算,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得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尤其是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会把目光锁定在奔驰GLE这款车上。
说白了,奔驰这个牌子在中国老百姓心里的分量确实不一样。
它不仅仅是一辆代步工具,更多时候,它代表着一种身份、一种体面,甚至在一些生意场合,它就是一张无声的名片。
很多人都有这么个想法,预算到了这个级别,买个小一点的奔驰A级或者GLA,总觉得气场不够;买个奔驰E级轿车吧,又觉得家用的时候,空间和通过性稍微差了点意思。
这时候,奔驰GLE就成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它够大,车长接近五米,轴距快到三米了,往那一停,就显得非常敦实、霸气。
开出去既能满足商务接待的需求,又能舒舒服服地带着一家老小出门远行,可以说是在面子和里子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现在咱们再回到这台具体的车上。
一年时间,价值蒸发了二十多万,平均下来,第一任车主每天开这台车的折旧成本就超过了五百块钱。
这笔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
所以从买家的角度看,花55.8万接手这台准新车,就相当于让上一任车主帮你把新车落地后最“亏”的那一段路给走了。
你现在接手的价格,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贬值区间,未来再开个两三年,可能也就再亏个十来万,相比新车来说,这个持有成本要低得多。
从这个角度看,这笔交易无疑是精明的,你用更少的钱,享受到了几乎和新车一样的产品体验。
当然,价格合适只是第一步,车本身好不好才是关键。
很多人一看到GLE 350这个型号,心里可能会嘀咕,这么大一台车,配个2.0T的四缸发动机,会不会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
要是放在几年前,这个担心确实有道理,但现在的技术已经不一样了。
这台2024款的GLE 350,它的发动机里还多了一套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但用大白话讲,它就像是给发动机请了一个“私人助理”。
比如你在市区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发动机为了省油会自动熄火,绿灯亮起你一抬刹车,这个“助理”就会非常平顺、快速地把发动机重新启动,你几乎感觉不到传统启停功能那种“哆嗦”一下的闯动感,整个体验高级了不少。
在你需要急加速超车的时候,它还能额外提供一点动力,帮你一把,让车子起步和提速的感觉更轻快,不会有那种笨重、迟缓的感觉。
所以,虽然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7.3秒,不算特别快,但日常开起来,那种从容、顺畅的劲儿,奔驰的工程师还是调校得非常到位的。
当然,咱们也得实话实说,它跟3.0T六缸发动机那种深不见底的动力储备和高转速时雄浑的声浪比起来,肯定还是有差距的,但对于绝大多数不开“斗气车”的普通人来说,这个动力绝对是够用了。
再坐到车里,奔驰最擅长的就是营造豪华氛围。
那两块连在一起的12.3英寸大屏幕,即便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是同级别里科技感的标杆。
车里的木纹装饰、金属质感的按键,还有晚上点亮之后可以变换六十多种颜色的氛围灯,共同营造出一种非常惬意和高级的座舱环境。
这种感觉,不仅仅是配置堆砌出来的,更是一种设计上的功力,让你一坐进来就觉得这钱花得值。
空间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接近三米的轴距保证了后排乘客能有非常宽敞的腿部空间,坐垫的长度和角度也都很舒服,长时间乘坐不容易累。
它的后备箱也特别能装,正常状态下就有825升,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能扩展到超过2000升,别说全家出行的行李了,就是去趟家具城拉个小柜子、搬个家什么的,它都能胜任。
说了这么多优点,咱们也必须客观地看看它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奔驰车主圈里经常提到的“异响”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玄学,不是每台车都有,但确实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
可能是在过颠簸路面的时候,中控台的某个地方会传来轻微的“嘎吱”声,也可能是天窗或者车门位置有些细碎的响动。
声音虽然不大,但对于一台追求豪华静谧性的车来说,这种声音会非常影响心情。
所以,在考虑购买这种二手车的时候,一定要找一段烂路,关掉音乐和空调,仔细听一听,看看这台车有没有这方面的毛病。
其次,就是豪华品牌避不开的后期养护成本。
55.8万只是把车买回家的钱,后续的保险、保养、维修费用,可都是按照豪华车的标准来的。
随便进一次4S店做个常规保养,花费几千块是很正常的。
如果万一出了质保期,某个电子零件坏了,那维修的账单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所以在做购买决定之前,一定要对这笔“隐性”的用车成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问问自己“买得起,是不是也养得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