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

一段没有经过打码的撞车录像,引起了一家新兴汽车品牌和老牌卡车制造商的舆论风暴,也无意中揭露了汽车行业安全测试的那些隐藏角落。

7月29日晚间,理想汽车在发布会现场掌声不断。当首款纯电SUV i8的系列撞击测试视频放映出来时,场面顿时让人觉得震惊:一辆2.6吨的理想i8正面对一辆标注为“总质量8吨”的卡车,以时速100kmh撞在一起,结果SUV得A、B、C柱毫发无损,而那辆卡车却四轮腾空,驾驶室和货箱分崩离析,车头倒扣在i8的前挡玻璃上。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一开始放出来的视频里,卡车的方向盘标记得一清二楚——那是东风柳汽的乘龙卡车。这段视频在短短48小时里,在社交平台上就刷出了几百万的点击量,乘龙卡车的抖音评论区更是满屏都是“不敢买,后轮都撞飞了”的留言。

01 事件发酵,一场事先张扬的碰撞?

在发布会现场,理想汽车展示的测试成绩真是令人震惊。视频里,i8不仅跟卡车正面碰撞,还被另一辆卡车从侧面撞了一下。结果显示:i9的ABC柱和车门梁都一点事没有,九个安全气囊全部弹出,电池没有漏液或起火,车门还能自己解锁。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不过,物理规律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一位网友评论得挺透:“2.6吨的SUV竟然把8吨的卡车撞得四轮腾空,简直像个行人轻轻一推,让车子腾空起来,这岂不是违背动量守恒定律了?”

乘龙卡车动作敏捷又硬气。7月30日,它的官方抖音账号在评论区直截了当回应:“被人玩了一把,聪明人一眼就看出是假货”,“背后导演搞什么花样不知道,真碰撞起来你觉得会咋样?”这些评论很快就被删掉了,换上了“法务部门正在处理中”的官方声明。

面对舆论的压力,理想汽车做出了一招挺耐人寻味的举动:在之后发布的视频里,乘龙卡车的品牌标志被打上了马赛克。这一操作不仅没能平息争议,反而让质疑的声音变得更大了。

02 技术攻防,锁止机构成争议焦点

事情越闹越大,卡车圈的专家们也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好几位行业人士都提到一个重点:平头卡车的驾驶室要翻过去,必须同时解开三道独立的机械锁(保险插销、主锁拉杆和保险拉钩),而正常情况下,这三道锁同时失灵几乎不可能发生,几率非常低。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驾驶室锁止必要性损坏,是导演安排的。”乘龙在早期的回应中直接点明了核心问题。这一质疑也戳到了测试的物理合理性——要是锁止装置在测试之前被人为解开,测试的结论就没法保证客观公正了。

关于测试条件,也有人提出了不少疑问。乘龙在7月31日的官方声明里特别强调,测试用的卡车是空载状态,可实际上,遇到事故时卡车往往都是满载,能量差别挺大。而且呢,百分之百正面碰撞在现实中很少见,更多时候是追尾啊、偏置碰撞这种情况。

8月1号,中国汽车研究院(中国汽研)公布了重要数据:测试时,i8的速度是60±2公里每小时,卡车则是40±2公里每小时,而不是发布会上说的“相对速度100公里每小时”(两车各50公里每小时)。这个更正虽然帮忙解释了一些动能的不同,可对于卡车那奇怪的姿态问题,还是没完全搞明白。

03 企业博弈,四日攻防战

乘龙卡车的反攻套路逐步明朗起来了。7月30晚上,乘龙放出了“乘龙龙骨驾驶室”的安全测试视频,展示了它的驾驶舱采用的是高强度龙骨结构,还用整体式车门设计来增强安全性。视频里还通过碰撞摆锤试验,验证了它的安全性能。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第二天,东风柳汽(乘龙的母公司)发出了正式声明,控告理想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重点提出了三点质疑:测试条件偏离实际情况、没有公开车辆改装的详细信息,以及某些设计误导了公众。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理想汽车的产品负责人张骁在公开场合直言:“可以直播再测一遍,直播都可以!”这番话一出来,在社交平台上立马引发了不少讨论。有的乘龙员工也不甘示弱,直接在直播中回应说“已经申请买i8,打算直播撞一次”,让这个舆论战变得更加激烈。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8月1日晚,乘龙卡车发出《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倡导大家“严守交通法规、坚持定期检修、增强主动预防意识——这比任何测试都更能建立起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第二天,又推出一张海报配文:“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不断巩固品牌形象。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04 官方回应,迟来的“无心之失”

8月3日晚,事件发酵了五天后,理想汽车终于公布了《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声明里面主要强调了三个要点:测试只是为了验证i8的被动安全性能;用到的乘龙卡车是“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的二手车”;还说和东风柳汽“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并把它们称作“中国卡车行业的标杆”。

对乘龙卷入舆情风波,理想将其称作“无意之举”。声明还指出,测试由中国汽研(国资央企)负责执行,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当天,中国汽研又发出补充说明,说这个测试是“非强制性开发验证项目”,所用卡车都是市场上随机买来的全新车辆。这样一来,和理想在发布会里说的“模拟真实场景”其实有点小差距。

05 影响蔓延,从舆论场到资本市场

这次碰撞的争议已经造成了实打实的商业影响。理想的港股股价一天之内就下跌了12%,市值也缩水了几百亿。有些运输公司也表示会“暂停采购乘龙卡车”,甚至还有创业公司取消了500辆的采购计划。

理想汽车与卡车碰撞试验引发热议,乘龙反击展现安全宣传底线-有驾

在消费者里面,态度变得明显分成两派。有些用户因为测试结果对i8的安全性信心满满,觉得挺靠谱的;而另一些则因为争议还没有定论,暂时不打算买车,准备等官方公布了再说。

业内专家纷纷开始反思安全测试的界限。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到,商用车更注重生存空间,而乘用车则强调车身刚性,这两者的安全目标根本不一样,所以跨品类比较其实没有什么实际参考意义。澎湃新闻等媒体也批评说,这种非传统的测试方式容易误导消费者,让大家低估了卡车的真实风险。

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一旦确认测试中锁止装置被破坏,乘龙或能对理想和中国汽研提起商业诽谤的诉讼;此外,理想公司也可能面临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广告法》的法律困境。

06 事件启示,安全营销的边界何在

这次撞车风波折射出汽车行业里越来越普遍的“安全军备竞赛”问题。厂商为了凸显安全性,采取各种极端测试,比如高空坠落、炮击啥的,但一旦这些测试涉及到第三方品牌,事情就很容易演变成一场公关难题。

这次事情也揭露了非标碰撞测试监管上的空当。业内的专家建议,应该制定严格的规范,强制标明车辆的状态(比如空载还是满载)、速度的具体定义,还要禁止未经授权就用竞品车型来进行测试。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这事儿算是个挺醒目的提醒:实际上卡车在碰撞时的能量比乘用车强得多,安全驾驶的关键还是得注意保持距离和防守型驾驶,而不要盼望着车企那些极端测试数据帮忙撑场。

这次卡车行业首次放话质疑乘用车碰撞测试的公平性,或许会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严格、更统一的测试标准努力。安全测试本意是保障生命安危,可一旦变成营销的噱头,数据被当成武器,真正的安全理念就容易被碰撞中的火花迷失了方向。

这段视频引发的风波,最终可能会成为检验整个行业诚信底线的试金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