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燃油车销量榜:朗逸再冲第一,帕萨特意外入围
六月的燃油车销量榜单出来那天,我正好在楼下修理铺蹭凉。老李师傅一边拆着发动机盖,一边嘴里嘟囔:“你们年轻人现在都看新能源了,谁还买油车?”可我手机刚刷到数据,偏偏这十款卖得最火的还是清一色燃油——朗逸又坐回了头把交椅。
说起朗逸,这名字在咱小区里都快成“家轿”代名词了。邻居老赵去年年底才换的新款,据他说优惠能砍到三万块钱出头,他那台最低配实际落地就七万多点。“空间大、毛病少,还便宜,”他有时候喝茶时还会补一句,“开着不心疼。”我上次借来跑了一趟郊区,说实话底盘没啥惊喜,但后排真宽敞,两只大号行李箱往后备厢一扔还能剩半截空。唯一有点烦的是低速偶尔顿挫,不过也正常,这价位哪能啥都挑。
轩逸紧跟其后,这事儿其实早几年就这样。我表妹前阵子刚提了一辆1.6L的轩逸,她说就是图个省心,保值率高,不用琢磨二手卖的时候亏太多。据她讲,她们那个三线小城街上跑得最多的不是面包就是轩逸。一回群里有人吐槽CVT变速箱偶尔拖泥带水,还有人反驳说“别瞎折腾,加好机油少暴力驾驶基本不会坏”。据说五年下来还能保六成价——销售顺嘴这么吹,也不知道是不是全信。
星越L混进前三,让不少合资粉有点意外。我倒是试过一次2.0T版本,那动力是真舍得给,一脚下去推背感挺足。听汽修店的小王念叨,说星越L底盘调校比以前自主SUV厚道多了,高速稳当。不过他也提过个冷门配置,说顶配带自适应巡航和主动刹车,但很多人买回来压根没研究明白怎么用,有一次客户误触发直接吓出一身汗。
凯美瑞今年新款上市以后混动版越来越吃香,我一个做保险理赔的朋友私下聊起丰田这套混动系统,“稳定、省事、不爱坏”,他说见过几台八九年没怎么修过主件。他自己倒觉得内饰还是老气,可架不住省油实在太香。有意思的是,他们那儿最近路口经常堵,就是因为不少出租司机开始换凯美瑞混动,每天拉活儿成本降下来不少。这算是侧面证明日系品牌还是靠技术积累站稳脚跟吧。
大众系三兄弟——速腾、帕萨特、迈腾轮番占据中游位置,小区地下库光数大众标志就够绕两圈。去年年底我陪同事去看迈腾,那销售悄悄透露,其实20万级别现在终端优惠很猛,有些配置像并线辅助和座椅加热已经普及到中配。“铁三角”嘛,在我们这些80/90后的印象里一直是商务首选。但听技师讲,大众DSG变速箱要定期更换专用波箱油,否则容易闹小毛病,好多人以为不用管,其实这是误区。不久前还有位群友吐槽,他爸开的帕萨特冷启动异响严重,最后查出来只是发动机支架松动,被维修工逗乐:“德系嘛,就爱整这些小动作。”
RAV4荣放、途观L和探岳排在第八、第九、第十,全都是SUV,各自都有拥趸。我哥单位团购RAV4,据他说新出的双擎版本抢手,经常断货。他喜欢那个自动远近光灯功能,用起来贼方便,就是夜路走乡村偶尔会被对向司机闪两下。另外途观L最近更新IQ.Pilot智能辅助系统,我们隔壁楼的大姐每次开出去总忘关自适应巡航,上次差点追尾,把她吓得直嚷嚷“以后再不开那些花哨玩意!”探岳嘛,大众味道浓厚,新加的一键遥控泊车其实挺鸡肋,很少有人真敢让它自己停进去狭窄库房——主要怕剐蹭麻烦报保险。
不过整个市场风向眼瞅着变化,现在7-15万元档依旧打得最凶。这段时间各家促销力度堪比年前甩货节,小地方尤其明显。一哥们原本打算等新能源降价,看行情迟迟不落地干脆先入手传统A级轿车。他分析:虽然纯电续航猛涨,可电池衰减问题始终悬着;而且合资品牌口碑多年积攒,不少长辈买车认准熟悉牌子,“怕折腾”。
但风险也是摆明了写脸上的事情,比如师傅聊天时提到,现在主流燃油车型平均五六年才改一次代,而新能源十八个月一个新壳、新平台,都快赶上手机迭代速度。有些老司机甚至抱怨,新出的几个热门车型除了星越L之外,都没有什么颠覆性突破,无非是价格战拼促销罢了。如果将来政策补贴彻底退场、电池技术再升级一步,到时候传统燃油压力只会更大,不抓紧搞升级可能真要掉队喽。
记忆深刻的一幕,是去年夏天邻居搬家请大家帮忙,人多热闹,那辆老款朗逸装满杂物却一点没嫌弃重,还顺利爬完陡坡。当时大家伙开玩笑:“这才叫皮实耐造!”后来听说他媳妇琢磨着是不是该换台插电式,但最终还是留住旧相好,“毕竟养护便宜,用起来踏实。”至于那些榜单上的热门车型,将来命运如何?恐怕只有时间知道答案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