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就是说,这年头养车跟养个吞金兽没啥区别吧?
每次去保养,4S店的小哥总会面带微笑,眼神里透着三分神秘七分“为你好”,从柜台底下摸出一小瓶液体:“哥,给您爱车的‘心脏’来瓶‘动力神水’呗?抗磨损、降油耗、提升动力,一瓶到位!”
讲真,每次看到那花花绿绿的小瓶子,我都忍不住心里犯嘀咕。
这玩意儿,到底是拯救我那台开了八年、怠速抖得像帕金森一样的老伙计的“神丹妙药”,还是又一场精心策划的“智商税”收割行动?
[1][2][3]
信它的人,把它吹得天花乱坠。
我一哥们儿,开了辆十几年的老捷达,自从用了某款“德国进口”添加剂,逢人就说他的车迎来了“第二春”,起步贼有劲,发动机声音都变得雄浑了。
用他的原话就是:“以前是拖拉机,现在是小跑车。”
那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中了五百万。
他还给我发来油耗截图,百公里从9.5个油硬是降到了8.8,搞得我都差点下单了。
但转头刷刷车友论坛,画风立马就变了。
另一拨人,把它骂得狗血喷头。
有个哥们儿更惨,兴冲冲加完一瓶,跑了不到两百公里,发动机故障灯直接来了个“激情闪烁”,开去修理厂一查,氧传感器数据异常,得,修车钱比那小药水贵了好几倍。
底下的评论区更是大型翻车现场:“自从加了那玩意儿,我的车学会了冒蓝烟。”
“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就当是给车‘请’了道平安符。”
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
同样一瓶液体,倒进不同的发动机里,简直就是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打开机盖后,收获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后来我特意去扒了扒那些“高大上”的宣传语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其实,这东西没那么玄乎。
[4][5] 所谓的机油添加剂,主要成分无非就那么几样:清洁分散剂、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什么的。
[5] 说白了,就是给机油额外“加餐”,补充点营养。
实验室里的数据也确实好看,磨损降低个百分之二三十,燃油经济性提升个百分之一二。
可问题是,咱开车谁是在实验室里开啊?
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都说了,那些数据是在“万事俱备,只欠开车”的理想状态下测出来的。
你日常堵车堵到怀疑人生,偶尔还喜欢来个地板油,再加上机油本身品质参差不齐,那点儿效果早就被稀释得没影儿了。
[2]
更关键的是,咱们平时用的正经机油里,本身就自带了4%到8%的添加剂,配方都是经过厂家千锤百炼调试出来的黄金配比。
[2] 你自己随手往里怼一瓶,跟个乱抓中药的二把刀大夫没啥区别。
万一清洁剂加猛了,是能把油泥洗下来,可洗下来的大块油泥堵了油路怎么办?
抗磨剂里的锌、磷成分跟机油里原有的打起架来,最后遭殃的是谁?
还不是你那娇贵的催化器。
[6]
所以说啊,这玩意儿真不是“大力丸”。
特别是那些开新车的(三年内)、带涡轮增压或直喷发动机的,还有保养特勤快、五千公里准时换油的兄弟们,掏这个钱真有点多余。
新车的原厂机油本来就是“量身定制”的,足够用了;涡轮和直喷发动机嘴刁得很,喂错了东西容易“闹肚子”;至于保养勤快的,机油还没来得及“营养不良”呢,你就给换掉了,哪还需要什么“保健品”?
归根结底,发动机的健康长寿,靠的不是那一两瓶“神奇小药水”,而是你是不是按时给它换合格的“口粮”。
与其花几百块去赌一瓶添加剂的效果,不如老老实实买一桶API或ACEA认证的好机油来得实在。
当然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对于一些上了年纪、有点“烧机油”或者动力衰退的老车来说,选对一款靠谱的添加剂,可能真能起到点“焕发青春”的作用。
[5] 但下手之前,还是得擦亮眼睛,别光听店家吹得天花乱坠。
不然,本来是想给爱车“治病”,结果可能直接给送“ICU”了。
所以,下次再有帅哥美女给你推荐这“神水”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就有谱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