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的话题,就是斯柯达新出了一款柯迪亚克轿跑版。
这车一出来,宣传的点就特别抓人眼球:什么48V轻混技术,号称百公里油耗才6.8升,车里还配了块跟平板电脑似的12.9英寸大屏幕,再加上那个听起来很高科技的矩阵式LED大灯。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明摆着就是冲着咱们这些天天在城里奔波,既想车子好看点,又得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上班族来的。
但是,网上的评价却跟过山车一样,一下子分成了两派。
一派人看了那溜背的造型就直摇头,说这种设计纯粹是为了好看,后排空间肯定被牺牲了,脑袋都得顶着车顶,真要带上老婆孩子或者爹妈出门,那后排的人可就受罪了。
另一派人呢,对那个6.8升的油耗数据充满了怀疑,觉得这肯定是实验室里最理想的状态下跑出来的,要是放到咱们平时上下班那堵得水泄不通的早晚高峰,油耗能不飙到8升以上就算烧高香了。
这两个争论点,可以说正好戳中了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时最纠结的地方:既想要车子省油,能省点是点,又得保证家里人坐着舒坦,实用性不能差。
那么,这款新车到底能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需求,是真有料还是吹牛皮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车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看个究竟。
咱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空间问题。
一提到“轿跑SUV”,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样子货”,为了那个帅气的溜背线条,肯定牺牲了后排的乘坐空间。
毕竟,车顶的线条都塌下去了,坐在后面的人还能舒服得了吗?
尤其是家里个子高一点的成员,会不会一坐进去就得全程低着头。
对于这一点,柯迪亚克轿跑版确实做了一些功课。
首先,我们得知道它的出身。
这款车是基于大众集团现在非常主流的MQB Evo平台打造的,跟我们熟悉的普通版柯迪亚克是同一个平台。
这就好比两兄弟,虽然穿的衣服款式不一样,一个修身一个宽松,但他们的骨架和身高腿长是一样的。
反映到车上,就是它的轴距和普通版柯迪亚克完全一致,并没有因为追求造型而缩短。
轴距这个东西,直接决定了车内纵向空间的大小,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
既然轴距没变,那腿部空间就有了基本保障。
光说理论没用,实际坐进去感受一下才是最真实的。
我们找来身高一米七五的体验者坐到后排,这个身高在咱们国内算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了。
先把座椅调到正常位置,他的腿距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一拳加两指左右的空隙,这个空间表现就算不上奢侈,但绝对是够用的,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憋屈。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头部空间了。
按理说,溜背造型对这里的影响是最大的。
但坐进去之后发现,情况比预想的好太多。
设计师在这里用了两个很巧妙的设计,一个是把车顶的内衬做了一个向内凹陷的处理,就好像在天花板上偷偷挖了一个小坑,硬生生给头部争取到了一点垂直空间。
另一个是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设计得比较倾斜,人坐上去会自然地向后靠,这样一来,头部正好就错开了车顶下溜最厉害的那个点。
在这两个设计的共同作用下,一米七五的乘客坐直身体,头部距离车顶竟然还有三指左右的余量。
这就意味着,所谓的“顶头”情况在这台车上基本不会发生。
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对比,咱们可以把它和市面上同样很火的轿跑SUV,比如大众的途观L X放在一起看。
在差不多的条件下,柯迪亚克轿跑版的后排头部空间甚至还要比途观L X多出一指左右。
所以说,关于空间实用性的担心,大家基本可以放下了。
日常接送孩子、带着家人周末去郊区转转,它的空间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并没有因为追求时髦造型而丢掉作为一辆SUV的实用本质。
解决了空间焦虑,咱们再来算算经济账,看看那个6.8升的油耗到底靠不靠谱。
现在油价可不便宜,每天通勤距离稍微远一点,一个月下来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省油对于家用车来说是个硬指标。
官方公布的数据往往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出来的,跟我们日常驾驶的环境有很大差别。
那么,这台车在真实路况下表现如何呢?
首先得说说它的省油“秘密武器”——48V轻混系统。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轻混”有点误解,以为它就跟以前的自动启停差不多,等红灯的时候发动机熄个火。
其实不然,这套系统要聪明得多。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发动机的“省力小助手”。
在你踩油门起步的那个瞬间,是发动机最费油的时候,这时候电机就会主动介入,帮你一把,减轻发动机的负担。
而在你松开油门,车辆靠惯性滑行的时候,它又能让发动机“休息”一下,靠电力维持滑行状态,从而进一步降低油耗。
整个过程衔接得非常平顺,驾驶者几乎感觉不到,但油耗就在这不知不觉中降下来了。
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水平,我们模拟了两种最常见的城市驾驶场景。
第一种是早高峰的拥堵路段,全程大约10公里,走走停停,平均车速只有每小时18公里,可以说是对油耗最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的表显油耗最终定格在百公里7.2升。
这个数字虽然比官方的6.8升高了一点,但在如此拥堵的工况下,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
作为对比,它的同门兄弟、同样搭载轻混系统的大众途观L 330TSI车型,在类似的路况下油耗通常要高出0.3到0.5升。
第二种场景是路况较好的城郊快速路,车速基本保持在每小时60到80公里之间,这是发动机效率最高的区间。
在这种路况下,油耗就非常喜人了,可以轻松降到百公里6.5升左右,甚至比官方数据还要低。
综合来看,柯迪亚克轿跑版的燃油经济性是实打实的,对于那些每天都需要开车上下班,通勤频率非常高的用户来说,长期使用下来,确实能省下一笔可观的油费。
聊完了空间和油耗这两个最实际的问题,我们不妨再深入一层,看看斯柯达这个品牌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款车能做到比同平台的大众途观L X和别克昂科威Plus轿跑版价格更低,但配置反而更高呢?
比如,它的入门版车型就把12.9英寸的中控大屏和矩阵式LED大灯作为了标准配置,而这两样东西在同价位的竞争对手那里,往往是高配车型才有的,或者需要另外花钱选装。
这背后其实是斯柯达在中国市场一直以来奉行的一种“错位竞争”策略。
说白了,就是用大众集团成熟可靠的技术平台作为品质保证,然后在定价和配置上打出差异化,让你觉得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划算的东西。
就拿车里的那块12.9英寸大屏来说,它搭载的是最新的CNS 3.0车机系统,操作起来的流畅度和语音识别的反应速度,已经和大众ID系列那些纯电动车的水平差不多了,体验感比很多同代燃油车要好。
而那个矩阵式LED大灯,在晚上开车的时候特别有用,它能自动识别对向来的车,然后精准地把照射到对方驾驶员眼睛的那部分光线给“关掉”,既保证了自己这边能用远光灯看清路,又不会晃到别人,非常安全和人性化。
甚至在一些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细节上,斯柯达也显得更有诚意。
比如门板内侧,同价位的途观L车型可能还有一些硬邦邦的塑料件,而柯迪亚克轿跑版则用了大面积的软性材料包裹,摸上去的手感和看起来的档次感都要更好一些。
当然,有得必有失。
这种策略最大的代价就是品牌影响力和保值率。
在国内,斯柯达这个牌子的号召力确实不如大众那么响亮,这也直接导致了它的二手车在卖的时候,价格可能会比同年的途观L低个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
所以,选择这款车,就意味着你是一个更看重眼前能得到的实惠,比如丰富的配置和较低的用车成本,而不是特别在意品牌的光环和几年后卖车能多卖多少钱的人。
这道选择题没有对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消费观念和用车需求。
总的来看,这款柯迪亚克轿跑版精准地抓住了当前一部分都市消费者的心理,他们既想要个性化的外观,又不愿意在实用性和经济性上妥协。
对于近期有购车计划,预算在18到22万区间,并且更注重“性价比”而非“品牌力”的朋友来说,它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