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几年来一直都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2024年,该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2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4位。不过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重庆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汽车这一支柱性产业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庆在汽车产业又是火力全开。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举办成立发布会,正式宣布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中央企业。
这是第一个总部落户重庆的央企
事实上,这家新央企的诞生,早有伏笔。
今年6月5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将旗下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央企。到了6月23日,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悄然完成更名,变身“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注零部件研发。当时就有人预测,这是为了给“长安”这个名字让路,逐步将之前带有“长安”色彩的业务标签分离出去,集中归于未来新成立的汽车央企。
很显然,这个猜测是没错的。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查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正是朱华荣,注册地仍选在长安的大本营重庆。
这也意味着,重庆人终于等到了大型央企总部落户的这一天。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也彻底改写了中国汽车“国家队”的格局,加上位于湖北的东风汽车集团以及位于吉林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我国正式形成了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长安的汽车实力有多强?
“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这是重庆文旅宣传的品牌口号。的确,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现代化新重庆正在吸引全球的目光。而为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能够成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中央企业,还是在于它强大的实力。
追溯长安汽车的历史,其前身是上海洋炮局,最早创建于1862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不过,它真正涉足汽车制造是在1958年,直到1984引入日本铃木技术生产微型货车,才真正打开民用市场。而迁入重庆80多年来,这家企业更是发展得如鱼得水,不仅仅给重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GDP产值,更是给重庆培育起来了一个享誉全国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重镇”。
目前,长安汽车已构建长安品牌、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自主品牌以及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两大合资品牌。根据长安汽车最新公布的数据,2025年1-6月,长安汽车销量1,355,256辆,海外销量299,426辆。在新能源这边,它的势头也非常猛,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51,714辆,同比增长49.05%,增速直接翻了一番。实打实的业绩,是长安汽车能够升级为一级新央企的重要条件。
“加速跑”的长安汽车
当然了,这场央企巨变,不仅是产业版图的大洗牌,同时它或许将回答“中国汽车国家队能否诞生世界级品牌”的命题。
事实上,重庆这两年一直在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目标就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而长安总部能够坐镇重庆,无疑会在资源调配、政策支持上肯定更有优势。毕竟一级央企的吸引力是其他车企很难比拟的,这意味着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会更愿意往重庆聚,高端人才、核心技术、配套企业都会跟着来,重庆汽车产业即将“加速跑”。
更重要的是,长安始终是开放包容的学习者。这种主动,体现在“海纳百川”计划的“152”全球化布局中——以中国为中心,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洲、欧亚5大区域。尤其在欧洲,长安将其定位为“战略高地”:2025年3月,携三大品牌8款车型亮相欧洲发布会;5月,首个海外新能源基地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为欧洲市场提供技术背书;6月,欧洲媒体团走进重庆,实地感受长安的技术底蕴。根据长安汽车中长期目标明确:到2030年,公司总体销量力争达500万辆,其中长安自主品牌系列销量400万辆,新能源销量300万辆,海外销量150万辆,坚决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写在最后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诞生,无疑正在搅动整个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它不仅将更好助力重庆真正站到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的最前沿,而且还加剧了全球汽车的竞争格局。总之无论如何,重庆和长安汽车已经先跑在了前沿,我们也祝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