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

一场无声的变革正在中国汽车市场发生,曾经闪耀车展的豪华品牌,如今悄然退场。

2025年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一个显著变化引起了业界关注。包括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在内的10个豪华品牌集体缺席,这些曾经在豪车馆聚光灯下的明星,如今让位给了小米、红旗、广汽传祺等本土品牌。

这不是偶然现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超豪华车进口加速下滑,零售份额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产自主品牌却逆势崛起,占据了展会的中心位置。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1 展会现场,豪车品牌集体退场

成都车展作为中国四大A级车展之一,历来是各大汽车品牌展示实力的重要舞台。然而,2025年的展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通过对比展位图可以发现,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以及莲花等品牌均未出现在16号馆。这个往年豪车云集的展馆,如今被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广汽传祺、东风日产和宁德时代等品牌取代。

回顾历年成都车展,虽然豪车馆的具体位置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几乎每届车展都会设置专门的豪车展示区域。今年豪车品牌的集体缺席实属近年来罕见。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2 数据说话,市场格局正在重构

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豪华车零售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豪华品牌零售份额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2025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5%,而西部市场增速高达15%,成都更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核心城市。这个数据意味着每销售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显示市场接受度已经达到临界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比亚迪、奇瑞、长安等品牌不仅设立了“专馆”,还带来了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3 消费心理,从崇拜品牌到注重产品

中国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理性。在今年上半年,仍有超过27万的消费者选择了进口车,但他们的选择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位选择宾利添越的车主表示:“对我来说不只是买一辆车,更是一种专属生活质感的消费”。这番话反映了部分进口车消费者的共同心声。

超豪华进口车的“身份象征与圈层属性”,仍是不少买家的重要考量。有买家指出:“谈生意时,停车场里的迈巴赫、宾利,会让客户默认你具备匹配合作的实力和品味”。

但整体而言,消费者注意力已经从品牌转向了产品本身。具体来说,汽车的体验感、性能以及用料成了购车者越来越关注的内容。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4 自主崛起,重新定义豪华概念

自主品牌正在用创新技术重新定义豪华。比亚迪仰望U8的“浮水表演”抢走了太多眼球,鸿蒙智行“五界”品牌在3000平米展区的科技秀,比传统豪车的水晶欢庆女神更能打动新富群体。

这些自主品牌的展位策略暗藏玄机。西南地区600万辆的年销量和对SUV、皮卡的偏好,让奇瑞纵横越野序列、长城坦克等产品精准卡位。

当合资品牌还在纠结技术路线时,自主车企已经用“专馆+技术体验区”的组合拳,把车展变成了“粉丝嘉年华”。网友说得直白:“以前逛车展看合资的标,现在看自主的屏”。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5 战略调整,豪华品牌应对市场变化

面对市场变化,传统豪华品牌正在调整策略。保时捷汽车公司已向员工发出警告,称将削减成本以应对中国市场需求下滑以及美国关税不断上升带来的压力。

许多品牌将资源转向电动化研发和直营渠道,减少了参与大型车展的投入。同时,成都车展作为区域性的重要展会,其影响力虽大,但品牌们更倾向于聚焦全球性活动如北京或上海车展。

道朗格总裁兼通用汽车高端进口业务副总裁曾表示:“60万元以上的高端汽车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买百达翡丽和劳力士,不是为了看时间,提供的是情绪价值”。这种定位代表了超豪华品牌的发展方向。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6 市场分化,不同价位段的不同逻辑

汽车市场正在分化成不同的细分市场。30万以下的主流新能源车会越来越趋同,越来越消费电子化,注定要拼性价比。

而60万元以上市场,目标用户家中至少有两台车,用户买了主流通勤产品之后,还会追求高端产品提供的情绪价值和自我认同。

今年6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的整体销量预计约26万辆。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代表了汽车市场的高端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

中间价位段(30-60万元)的市场竞争最为激烈,成为自主高端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的必争之地。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07 未来展望,汽车行业格局重构刚刚开始

成都车展的变化只是开始。未来几年,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还将加速。那些还在燃油车赛道犹豫不决的品牌,正被比亚迪、鸿蒙智行等“新物种”快速吞噬市场份额。

新兴品牌推动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它们不再局限于跟随传统豪车,而是定义新标准,如可持续性和社交化。这种创新不仅挑战了传统豪车的垄断,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化。

到2030年,电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主流,新能源汽车占比有望超过50%,智能驾驶功能成为标配。市场分化加剧,高端市场不再由传统豪车独占,而是由科技驱动的新品牌瓜分。

成都车展,豪车为何集体缺席?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重构-有驾

西南地区10%的增速蛋糕并没有变小,但分配规则已经改写。传统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只是这个变革时代的注脚。

就像手机行业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汽车行业也在经历从“硬件驱动”向“软件定义”的范式转移。那些依赖传统优势的品牌,不得不加速创新以避免被边缘化。

明年此时,当我们再次查看车展展位图,看到的将是一个更加清晰的新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