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种一本正经的续航实测,我都觉得特别魔幻。
就好像一群原始人围着一堆篝火,煞有介事地讨论用这火苗能不能直接把太阳点着。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有个媒体开着一台叫长安跨越星光的电动货车,搞了一次续航测试。他们从服务区把电充满了,然后上了高速,打开ACC自适应巡航,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车标称CLTC续ago 350公里,在实际又是高速又是国道的混合蹂躏下,干到了292公里。
然后呢?然后他们说,这个成绩“相当的不错”。
看到这里,我差点把手里的保温杯捏碎。
不错?朋友,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一个电动爹能不能跑出标称续航的八折还是九折。我们讨论的是,在这个掀桌子内卷的时代,你这个续航,够不够在同行发起“黑暗森林打击”的时候,让你多活三秒。
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尤其是这种干活的工具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了。这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是道诡异仙里的现实世界。每个车企都跟坐忘道弟子一样,天天琢磨着怎么把对手的道心搞乱,怎么让用户觉得除了自家产品之外,其他都是垃圾。
你以为用户买一台电动货车,最关心的是CLTC续航打几折?
错了。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动过心思搞点小生意,研究过这类车的中年人,我告诉你,买这车的人,脑子里想的根本不是这个。他想的是,我今天从A点拉货到B点,中间能不能不充电?如果路上堵车了,空调开着,电量会不会像跳水一样往下掉?最关键的是,当我好不容易开到充电站,发现桩是坏的,或者有几个老头乐在占着位置,我车里这点余电,够不够我撑到下一个充电站,并且在路上把那个占位置的老头乐司机的户口本在心里问候一百遍?
这才是现实。现实不讲道理,现实充满了各种“坏了菜了”的突发状况。
所以,任何脱离了极限场景的续航测试,都是一种表演,一种自欺欺人。这就好比一个修仙者,天天在洞府里打坐练气,说自己真气多么浑厚,能打通任督二脉。结果一出门碰到个劫道的,人家直接一板砖拍你后脑勺,管你什么真气什么心法,直接就地成盒。
真正的考验,从来不在实验室,也不在这种风和日丽的“品质万里行”里。真正的考验在于,你拉着一车冰棍,在夏天四十度的高温天,堵在高速上三个小时,空调开到最大,你看着那个续...不,那个“生命倒计时”,你慌不慌?你的老板会不会因为这车冰棍化了让你赔钱?这才是电动货车的“天劫”。
长安跨越星光这次测试,其实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所有车企都还在用燃油车的思维模式,去包装一个电车的产品。他们还在强调“动力强”、“超车轻松”、“辅助驾驶”。
大哥,清醒一点。买这车的人,他们需要的是超车轻松吗?他们需要的是在批发市场里,别人倒车要三把轮,他能一把进去,多抢五分钟时间,就能比别人多拉一车白菜。他们需要的是辅助驾驶吗?他们需要的是这车的电池在被一个骑“鬼火”的精神小伙追尾后,不会直接变成一个大号的“窜天猴”,把一车的鸡蛋变成“赛博朋克炒蛋”。
这才是民粹解构。你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什么汇川第四代六合一电机,什么94kW峰值功率,在拉货师傅眼里,这些都是虚的。他们只认一件事:这玩意儿,能不能让我安安稳稳地把今天的钱挣了,别在半路给我整活。能,就是好车。不能,管你技术多牛逼,都是工业垃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拉货的工具车比喻成修仙渡劫,可能确实有点魔幻。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一个道理?每一次出车都是一次历练,电量就是真元,货物就是道果,能不能安全送达,就是能不能渡劫成功。
所以,别再吹什么“续航成绩不错”了。在这个掀桌子时代,没有“不错”,只有“碾压”和“被碾压”。当你的对手,比如说某个不讲武德的品牌,突然推出一个续航比你长100公里,价格还比你便宜两万的车型时,你怎么办?你之前做的所有“品质万里行”,所有的“实测”,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一个笑话。
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掏出加特林把所有人都突突了。
我之前跟朋友聊特斯拉,我说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是一种品牌玄学。奔驰也是,三叉星辉就是最大的产品力。但工具车不一样,工具车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玄学,只有赤裸裸的生存法则。它不是让你装逼的,它是让你活下去的。
但这些有个屁用!
我告诉你,真正决定电动货车生死的,可能根本不是续航。而是这块电池,它衰减的速度有多快。三年之后,这块宁德时代的压缩毛巾,还能不能像新的一样,充满水就能膨胀?还是说直接变成一块干巴巴的抹布?这才是所有老板心里真正的算盘。可惜,没有哪个测试会告诉你这个。
所以,长安跨越星光的这次续航测试,从数据上看,可能确实“不错”。但从竞争的角度看,这种“不错”是极其脆弱的。这就好像两个人打架,你还在一板一眼地练着王八拳,说自己拳法多么周正,结果对面那个颠佬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一把沙子扬你脸上,然后一脚踹你裤裆。
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这台车跑了292公里,这个数字本身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当所有人都被逼到墙角,当价格战和配置战打到刺刀见红的时候,你手里的这张牌,到底是一张能让你上桌的门票,还是一张直接送你进ICU的病危通知书。
你以为你在看一场续航测试,其实你在围观一场大型的、残酷的、不死不休的社会实验。而所有的参与者,无论是车企还是用户,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没有中间选项。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